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答好“稳”与“进”的辩证题,牢牢掌控经济发展主动权
精准发力狠抓项目建设。全力做优产业项目“蓄水池”,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智能终端、声学等重点产业领域,锚定产业链高端产能,全力推动新加坡汎昇精工、上海臻辉光电、曼特智造等在谈意向项目早签约、早落地,力争储备一批亩产效益高、带动引领强的优质项目。跑出重点项目“加速度”,高标推进智越智慧产业社区、神马智慧港口等23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紧盯年度计划投资目标,加速新建项目开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提速竣工项目验收,保障项目“建成即竣工、竣工即投产、投产即见效”。全力支持和服务保障龙腾永磁材料、天顺碳纤维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好资源保障、项目审批等全流程服务。持续发力推动产业升级。借势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紧跟“产业在沿江转型”发展趋势,以增量优化提升产业层级,以存量提档增强产业韧性,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加快融入全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锚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梳理产业链图谱,全力招引细分赛道专精特新企业。深度梳理传统经编纺织富民产业资源占用和产出效益“经济账”,按照“转多点、留少点”的思路,逐步推动相关企业“腾笼换鸟”、转型提档。建立示范企业培育库,挖掘选树一批细分行业“数字化改造”标杆企业进行推广宣传,激发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务实引进产业前景优、产业契合度高、产业化进程快的优质人才企业,努力培育未来优势企业。全面发力提高创新水平。全面融入“苏州·中国声谷”片区,依托制造业基础优势,强化与高校院所联动,培育一批本土材料声学重点企业,打造声学材料“工坊”。服务现有科技型企业,通过“以商引商”效应,加速集聚一批成长潜力足、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印染行业高质量发展,试点推进华达新材料和鼎新印染智能工厂建设,打造印染企业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标杆。加强与中介机构、高校院所及海内外梅李籍优秀人才的互联互通,提升引才效能。继续发挥科技镇长团优势,落实与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联合研发。精准挖掘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高企申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广泛发力优化要素支撑。紧扣存量发展和增量提质两个着力点,对标经开区载体及配套建设,加强发展要素供给支撑力。全力攻坚低端低效企业腾退,以亩均税收为首要准则、产业导向为基本原则、“一图一表”和违法建设治理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城镇开发边界外工业用地拆旧复垦异地腾挪,开发边界内工业用地原地提质更新。加快连片产业园建设,推动赵市区域600亩存量工业地块载体提档升级。有序实施产业载体扩量提质,高标推进金陵热电地块和沈市老旧工业区地块的更新改造工作。深入挖掘村集体存量资源,加快胜法村、新丰村各15亩的科技产业园建设,确保新增工业及科创载体3万平方米。
二、描绘“富”与“美”的全景图,不断铺展城乡蝶变新画卷
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继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施珍南村优质稻米示范区、胜法村田美乡村示范点建设项目。依托农业农村部部级高质高效示范方,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及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商品化育秧推广力度。强化农业品牌建设,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绿色食品2个。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丰富“红、金、绿”三色农文旅片区内涵,打造“美赞梅李”新IP,开发集农产品品牌推广、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一村一品”小程序,依托海棠铺子线下营销模式,挖掘更多“美赞梅李·一村一品”农产品。提升三资管理水平,做好新一轮经济薄弱村项目建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项目数据多平台共享,巩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启动粮管所地块安置小区北侧道路、水系联通及综合治理项目、将军路新建工程等镇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继续做好农户民宅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加强和规范农房管理,不断完善整组翻建、特殊户翻建方案,重点加强户型、建筑风貌、安全文明施工和工匠管理。实施2023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人民路(天字路—江夏路)污水主管,修复重建银塘三区、四区生活污水管网。深入推进河长制,完成生态美丽河湖建设11条;配合市级部门开展徐六泾水环境治理及常浒河、盐铁塘生态美丽河道建设。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稳步推进“千村美居”、苏州市特色康居乡村建设,完成“千村美居”40个、特色康居乡村12个,争创省、苏州级特色精品乡村1-2个。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修订原有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化考核现状,提升考核效果。加强奖惩运用,约谈市级黑榜村庄,表彰市级红榜村庄,进行黑榜村庄“回头看”,确保问题切实解决。以创建“五治融合示范点”为契机,总结提炼长效管理优秀经验做法,在新一轮“千村美居”点位打造过程中融入“五治”元素。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强中端运输工作管理。完善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流程,实现装修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三、走好“呼”与“应”的必由路,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公共服务实现普惠共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统筹协调,落实上级各项重大疫情防控举措,牢牢掌握公卫安全主动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科学应对和处置未来疫情防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医疗资源整合和提质升级,逐步提升分级诊疗水平,增强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做好社区卫生与服务工作,建立完善社区防控服务协同机制,强化村(社区)服务站全科医生、职业健康监管队伍能力建设,实现医疗服务较高水平全覆盖。做好“保健康、防重症”各项工作,重点推进疫苗接种,提高60岁以上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做好梅李第二幼儿园(暂名)启用工作,加快建设周边配套设施。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加快建设大梦想城商业综合体。深化社工站“和润梅李”品牌建设,探索“专业社工+慈善义工”双工联动新模式。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公益小剧场、市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等各类活动,常态化开展江南小书场——“龙园书场·每月一书”。加强聚沙园景区管理,推进数字化景区建设,实施景区免费开放,完成聚沙塔维保工作。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多层次、多维度开展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推进社保与公积金扩面提质,摸清未参保底数,持续提高参保率。做好企业用工情况摸底调查,定期开展各类招聘服务,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深入推进根治欠薪攻坚行动,完善劳资纠纷预防化解长效机制。做精救助领域管理,确保救助对象帮扶率、巡访率达双百。扎实开展特殊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帮扶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探索“社区+物业+养老”新路径,打造养老惠老“梅李样板”,巩固80周岁以上老人居家服务成果。文明典范创建走深走实。全域提升文明创建水平,持续以“文明问诊”为抓手,扩大“海棠管家·‘梅’丽专员”队伍引领力,持续发挥“3+10+N”人员体系效能,进一步凝聚机关党员干部创建合力。围绕“专员+定制”工作机制,创新实施问题清单、需求清单、定制清单“三单”管理,有效对接群众督察、实际考察,实现问题与措施精准匹配,全力满足全镇共性类和村、社区个性类需求,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到底到边。落实“接、派、评”工作机制,采取“1+1”或“1+N”组团式服务,从细微处着手提升管理,建立“管头管尾”的闭环机制,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细。打造“美赞梅李”麦穗文明实践活动路径,推动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