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10日在扬子洲镇第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扬子洲镇人民政府镇长 黄锦珩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反复和极端天气的双重影响,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在加快推进南昌“一枢纽四中心”[1]建设、奋力打造“五个东湖”[2]新征程中充分展现扬子洲镇的责任担当,全镇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619万元;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043.76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13万元。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永不懈怠”的干劲,推动经济发展
招商引资精准高效。立足扬子洲镇实际,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全年组织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14次,接待来访客商100余次,成功引进17家企业在我镇注册落户,其中,陕投国金能源(江西)有限公司注册金额1亿元;完成千万元以上项目14个,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市场主体852户,总数达2416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3]改革,开展涉企人员业务培训,落实“保姆式服务”,积极兑现助企纾困政策。开展“暖心护企”活动,全年走访企业734户3800次,收集涉及镇本级诉求30条,实际解决30条,解决率100%。梳理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制定“企业办事一本通”,大力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实现一网通办。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22年涉及我镇重大重点项目共34个,其中省级重点项目1个、市级重点项目4个、区级重点项目10个,镇本级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达18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金额为历年新高,涵盖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环境治理等民生工程。积极推进昌九客专(扬子洲段)及北二环二期项目征地和房屋征迁工作,145亩临时用地、121亩先行用地如期完成征迁并交付使用。镇村两级聚力攻坚,营造出“大干项目、大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各项任务,得到市、区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共同富裕”的初衷,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始终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粮食生产面积4300余亩,产量300万斤,其中水稻播种面积3900余亩;巩固了25600亩蔬菜种植面积,扩种油菜610亩;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联民村142亩受污染耕地进行常态长效管控;整合农业专业合作社资源,打造规模化的蔬菜配送中心,继续发挥蔬菜基地“稳产保供”的作用;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初步形成以谷洲绿花木生态园、森湖花卉基地、南洲村花卉协会为代表的扬子洲花卉产业集群。
和美乡村宜居宜业。制定出台《扬子洲镇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全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大力开展“三拆三清”[4]工作,累计拆除危旧房、废弃猪栏、旱厕等2560平方米,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门塘沟渠陈年垃圾约990吨;拆除违法建设61处,面积2681平方米;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占道经营进行专项整治,维护街面良好秩序;深入推进“两整治一提升”[5]行动,对扬新路、望江路等6条主次干道共计12.8公里道路改造提升;投入2200万元高标准打造庙后村港下自然村、滕洲村前蔡自然村、上房村老村自然村3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及渔业村北岸自然村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生态治理巩固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农村环境整治,积极谋划扬子洲镇全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投入280万元实施了林场村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生态流域建设项目;投入330万元完成联民村铁沙港生活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建设。对3个“共同富裕”样板村及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均达到江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东湖区扬子洲地区电排站前池及中心渠水生态修复项目、东湖区扬子洲地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都已取得项目可研批复。继“微笑天使”江豚安家落户后,“林中仙子”寿带鸟多次出现,彰显了扬子洲的良好生态。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齐抓共管”的理念,守住安全底线
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扎实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定不移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抓好“平战结合”指挥作战体系运转,健全村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无疫小区(村)”创建全覆盖,全镇完成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4.3万余剂次。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多轮突发疫情,全镇上下严格落实省市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安排,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共开展66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进行核酸采样送检达124万余人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筑牢了全镇“零输入、零感染、零传播”的安全屏障。贯彻“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出动发热流动诊疗车,为村民送医送药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