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前谋划佛义、佛赤“万亩千亿”平台,北拓与义亭接轨,重点布局光伏产业和上下游产业;南拓与赤岸接轨,加强与绿色动力小镇融合发展。
2.推进工业有机更新,全局谋划,分步推进,先期启动1个区块有机更新,盘活存量发展空间200亩,整治低效用地500亩。
3.全速推进晶澳三期、斯威克、众维、天派等项目建设,确保晶澳三期年内投产、尽快达效。
4.新招引十亿级企业2家,亿级企业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培育“小升规”企业10家。全面助力华鸿、蓝宇上市。
5.推进产业数字化,建设智能工厂5家,机器上楼20家。
6打造小微企业园2.0版,打造四星级以上样板示范园区1个,安置高税无地企业1家。
7.开展“楼宇经济”招商,盘活众创园三期6万方产业空间。
8.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规上企业R&D经费投入3.6亿元以上,争创国家高新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4家。
9.进一步搭建校地产学研平台,推动成果转换。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各5人,推出人才保租房2100套,联合中国计量大学现科学院,打造国家级科技园。
(二)打好城市赋能组合拳。城市赋能是小城市培育建设的重点,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智慧城市。
10.积极协助做好江赤路政策处理,力争佛画线拓宽工程列入市重点工程计划,加快谋划朝阳东路拓宽改造、上佛路延伸、朝阳西路延伸、文津路建设等4个工程。
11.建设清润路延伸、大士路延伸、大成路延伸等一批市政配套道路。
12.谋划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推动镇区集聚的最后一块“拼图”。
13.启动王宅一期、日信集聚区安置保障房项目交款分房,确保完成交付3042套。
14.谋划佛堂镇地标性建筑,朝阳路过街人行天桥年内通行。
15.新建公交站亭8个,新增公共停车位500个,新(改)建智慧公厕6座。
16.启动江北社区未来社区建设,完成江滨一、三区老旧小区提升。
17.实施主要道路沿线河湖水系整治提升。争创省级县域城乡风貌样板区。
18.开展公厕革命,按照“五化”要求全面提升改造,建设全域智慧化公厕体系,匹配旅游乡镇定位,提升管理水平。
19.整体推进古镇旅游开发,对接双江湖管委会、双江湖集团,引进祥源控股,布局古镇资源深挖细作,全方位提升古镇文旅辨识度。
20.打响双林景区云黄文化品牌,4月份启动云黄健康步道项目,谋划云黄书院、双林寺转轮藏等项目。
(三)打好乡村变革组合拳。乡村变革是小城市培育建设的延伸,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统筹推进共同富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
21.农业“双强”示范区成型,建成美丽田园600亩,水稻育秧中心正式启用,亩均产量960公斤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5%以上。
2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家,开设农函大专业培训课培训200人以上。
23.守牢耕地红线,新增农业标准地500亩,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4100亩。
24.实施农业数字化建设,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千亩方整治,综合整治山塘4座,新建修建灌溉水渠25千米。
25.加速未来乡村2个省级试点建设,争取获评1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26.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3年内调出发展空间400亩,稳步推进农村有机更新,今年新启动3个村。
27.开展倍磊古村落招商引资,修缮田心升三八祠、寺前街隔塘沿等民居。
28.集中流转2000亩连片土地,农民增收2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0万以上村达到40%以上。
29.“双强”示范区构建多元化产品供给体系,新增农业就业岗位500个。
30.促进农文旅融合,建成投用农创客中心,打造农旅观光、农业研学、农事体验、农货直播全链条。
31.打造乡村旅游共富示范带,做大钟村露营基地、龙溪“乡村迪士尼”乡村旅游品牌,创建A级以上景区村3个,持续将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
(四)打好民生优享组合拳。民生优享是小城市培育建设的目标,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32.完善镇区绿地及步行系统,新建义乌江美丽城防3353米,建设芦塘下健康步道700米,新增儿童游乐设施6处。推进道院山公园整治提升,儿童公园、蟠龙公园、街头公园新建改建。
33.落实“双减”政策,打造“品质课堂”,佛堂镇第一小学争创全国文明校园,育才学校建成省标准化校园。
34.加快推进百园工程和农村学校“小而美”改造提升,雪峰中学改扩建工程完工。
35.加大弱势群体关爱力度,实施残疾人无障碍改造10户,慧心残韵残疾人智创中心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