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部分内容)
一年来,我们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抓项目、促增长,乡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1.经济运行持续平稳。紧盯全年经济任务目标,始终牢牢把握“经济为本”的大方向,积极作为,锐意进取。今年全乡公共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完成2695万元,工业总产值达46.2亿元,稳居各乡镇之首;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3.5亿元,限上零售额完成2.9亿元,全乡经济运行稳健,发展态势良好。
2.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积极践行“引进来”战略,今年以来全乡共引进总部经济9家,新增新签约立项项目、开工项目各3个,立项投资总额达4.2亿元。实施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个,成功申报3家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利用省外资金完成1.1亿元、外贸进口15.2亿元,为全乡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集中力量主攻重点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有序推进益海嘉里食品有限公司成品米库项目、南昌市政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现2个项目均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
一年来,我们紧抓特色产业发展,促融合、增效益,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1.农业质效更加凸显。始终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圆满完成早稻种植面积94530亩,超额完成了粮食及油菜播种任务,连续两年荣获南昌市粮油绩效考评一类乡镇。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现象,全年共整治各类违法图斑60余起,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全乡现代农业体系持续优化,全乡拥有龙头企业共计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5家,有力推动全乡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益海嘉里订单农业持续增长,种植面积超过7万亩,有效带动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增收,累计增收额超过320万元。
3.乡村振兴持续发力。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全乡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均无致贫、返贫迹象,收入总体稳定。全面盘活闲置集体资产,2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30万元,其中2个村突破100万元,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工作安排(部分内容)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8.5%左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针对上述目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各位代表,2025年乡政府将紧盯年度目标任务,聚焦以下五个方面,强化担当,主动作为,细化措施,集中用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力项目引领、动能培育,激活经济增长新引擎
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推动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1.聚焦经济抓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解难题、破困局。深化企业服务,加密走访频次,掌握企业发展痛点需求,制定实施惠企政策,加大惠企纾困力度,切实解决企业难题。围绕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产值增长,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持续加大对现有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强基固本抓项目。坚持项目带动,主动靠前、优化服务、做好保障。紧盯市场风向,加强与企业沟通,着力解决项目难题,推动丰厨(南昌)食品有限公司营养餐产业园、建华建材水泥稳定土、中春娱乐谷等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3.靶向发力抓招引。深耕“招大引强”,立足南新兴产业优势,依托辖区南新滨江工业园,围绕粮油深加工、建筑建材、水运货运产业链,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3个以上,小升规企业5家,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个,着力构建体现南新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产业兴农、强村富民,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立足新时代“三农”工作坐标,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压舱石,着力打造具有区域辨识度的乡村振兴样板。
1.扛稳粮食安全重担。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完成全年粮油种植目标,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千方百计解决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牢牢稳住粮食安全的基本面。
2.深度挖掘区域特色。立足我乡特色农业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订单农业”为重点,全面推广带动农民使用水稻优良新品种,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单季产量1200斤/亩以上,力争做到订单面积全覆盖,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3.稳步推进乡村发展。积极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线”,用活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创收法宝,努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坚持以文塑旅、以农活旅,积极推动“最美乡村公路”问湖路打造,沿线串联起红杉觅道、悠然小馆、稻浪花海等一系列特色网红打卡点,点燃文旅融合新亮点,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