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农业农村发展模式,提升乡村发展实力
一是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积极推进昌辉、大陈、大周、茂胆、茂良等五个村委会10条自然村(X393线)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393片区;计划为北尾、大合、田西、孟山、昌辉、大陈、新地、塘边、桥头等9条自然村申请创建美丽乡村,完善大周、茂良、南边、石板、大豪、下坑等6条自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将田西、茂莲、桥头、塘边等4条自然村纳入工业园区建设资金。二是重点推进“一带三区”打造。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带,辐射引领周边“三区”的高效建设,推动沈塘镇“一带三区”联动发展、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东农西工”的整体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产业集群,撬动“美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以淡海水番石榴、腊肠、狮头鹅、香芋、青枣为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开发“旅游+”“生态+”等模式,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本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稳步推进富民项目落地。加快推进投资277万元的蒲草交易汇(交易市场)开工。全镇动员宣传沈塘蒲织产品,打造蒲草文化特色网红街。加快推进与茂德公集团打造鱼乐营项目,结合红树林生态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逐步建成“小而美、特而精”的文旅特色小镇,带动强村富民。五是推进民生项目“长者饭堂”落地,解决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吃饭难问题,构建老年人新交流平台。六是开发沈塘新区。充分开发利用罗家村、沈塘村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土地资源,结合旧镇区提升改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美丽圩镇。
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保障社会发展稳定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持续加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健全“一个窗口对外,多部门联动联审联办”的审批制度,规范化管理农村自建房,让群众“建得安心、住得放心”。加强渔船安全隐患排查,完成大周村渔船停泊点安全设施建设。不定期开展重点场所安全隐患检查,完成镇二级专职队升级改造,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二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工作。狠抓影响社会稳定矛盾隐患和突出问题进行排查化解,最大化发挥“和事佬”工作室调解作用,结合“平安夜访”行动,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介入,努力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着力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三是继续推动平安建设。推进平安村(社区)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全覆盖,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加大力度排查整治管理乱点和突出问题,增强管理控制能力。抓好乡贤、族老、理事会及镇村巡逻队等专职群防群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
五、全面加强政府建设,走好法治发展之路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二是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提升民主法治建设水平。提高政府执行力,引导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三是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不断增强反腐败斗争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历史不负奋斗者,未来属于奋斗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守正笃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不断续写沈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为雷州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出沈塘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