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在常平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常平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中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常平立足新起点、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极具挑战、极为难忘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430.4亿元,总量排名全市第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15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2亿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3.9亿元;进出口总额425.6亿元;税收总额5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5亿元。位列全国千强镇第13位,比2021年上升了4位。
一年来,我们精准高效抓防疫、保安全,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果断处置多轮本土疫情,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因时因势优化防控措施,全力做好医疗救治、药品供应、重点人群防护等工作。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62.4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目标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9.9%,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会治理切实加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铁腕严打盗窃、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违法犯罪警情数、刑事立案数分别下降19.7%、6.4%。创新推广平房瓦房出租屋托管模式,打造出租屋管理“常平样本”。全面运用“议事厅”“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攻坚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有效防范涉金融、房地产等各类风险。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香港回归25周年庆典等重大节点安保维稳任务。安全生产监管有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城镇燃气、危化品、自建房、镇村工业园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排查自建房9.4万栋,完成超14万户燃气安全入户安检,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部纳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均下降20%。全面加强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保主体、稳增长,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企业服务贴心高效。不断优化对企服务,成立32个驻企服务队,“一企一策”“一厂一案”保障企业发展,全镇市场主体逆势增长13.3%,总量超6.8万户;新增“四上”企业143家,其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3家。真金白银为企业纾难解困,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减税435万元,向一批小微企业发放再贷款2.8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洽谈对接项目50多个,成功引进译码半导体、乐生智能、同泓金属等超亿元项目15宗,总投资超53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完成工业投资32.2 亿元,增长26.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5.7亿元,增长67.1%,增速排名全市第2。联基总部、山水智能、乔锋机械等18个在建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良好,完成年度投资额109.5%,增长9.5%。消费市场回暖复苏。开展16场“乐购常平”促消费活动,重点提振汽贸、餐饮等消费,拉动消费2.6亿元。依托翔龙天地、百花广场、新天虹购物中心等商圈及镇内公园景点,举办新型消费活动,抢占“露营+咖啡”等消费潮流。文旅市场强劲回暖,组织12家文旅企业参加促消费活动,今年春节期间隐贤山庄景区旅客大幅增长121%。
一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改革、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充分激发。重大平台加速落地。纵深推进深化莞港经贸产业合作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常平火车站TOD项目全面完成私人物业征收,项目展厅开放启用,回迁安置项目加速推进。东莞东站TID项目完成土地出让前期手续。常平北环路站、常平北站TOD项目完成规划阶段性成果。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投入1445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完善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助力企业释放发展新动能。强化数字赋能,推动243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优化创新生态,累计认定市级以上孵化载体36家次,成功培育8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6.3%,超目标5.4个百分点。160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企总量排名全市前列。对外开放深度拓展。持续发力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外资项目增资3734万美元,新增备案外贸企业296家。外贸新业态稳步发展,跨境电商出口总额21亿元。“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43列,总货值10.8亿元,增长55.1%。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抓城建、创精品,城乡环境品质明显提升。城市功能持续优化。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三区三线”划定,形成七大研究专题成果。寒溪河“一河两岸”风景如画,新婚姻登记处建设如火如荼。环常东路、梵尔赛路、新城学校周边道路等8项工程竣工验收。新增停车位超3800个。莞番高速二期、三期工程如期完成15万平方米物业征拆任务,获市嘉奖肯定。“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累计拆除整备621亩。治理违建196.4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生态治理系统高效。寒溪河、仁和水、旧石马河等3条省定一级支流水质持续改善,33条内河涌水质达标率增长超50%,截污管网污水集中收集率稳居全市前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5%。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11个村(社区)达到示范标准,更多绿色发展成果惠及市民群众。乡村面貌日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取得实效,完成“农房微改造”1285间,建成“四小园”415个、口袋公园5个、城市服务驿站21个,新建碧道5公里。“林长制”工作获评市优秀等次。积极推进美丽圩镇建设,7个村达示范圩镇标准,25个村达宜居圩镇标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朗洲银坑农场、横江厦南果种植场成功认定为市荔枝休闲采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