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官渡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一点一滴抓落实,干成了许多大事难事实事,“十三五”时期成为官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区域功能地位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之一,交出了“年年有突破,五年大变样”的精彩答卷。
——五年来,我们扛起发展之责,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一是经济指标节节攀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从1926万元升至3201万元,增加1275万元,年均增速11%。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6.08亿元升至39.91亿元,增加13.83亿元,年均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额从12.73亿元升至20.4亿元,增加7.67亿元,年均增长9%。四家银行存款余额超12.66亿元,实现翻一番。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企业达307家,个体工商户达1621户。辖区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2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6年增加1.2万元,实现了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三量齐升”。
二是发展动能步步提升。紧紧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引进重大项目10个,完成省外招商资金8.5亿元,激活社会资本15亿元。铺排官渡大道二期、芙蓉学校、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等重点项目19个,完成投资20亿元,其中纳入长沙市重大项目计划17个,为官渡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官渡影响连连跃升。荣获省卫生乡镇、省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省文明村镇、省民间艺术之乡等二十余项荣誉。观音塘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大溪河官渡段获评湖南省“美丽河湖”,竹联村获评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等省市领导前来官渡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官渡做法、官渡经验、官渡样板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国家、省、市各级主流媒体专题报道800余次。
——五年来,我们筑牢产业之基,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特色农业量稳质优。培育、发展壮大有机蔬菜、紫薇苗木、绿色水果、优质水稻、烤烟生产等“一村一品”产业。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亩、高标准农田500亩;种植优质烤烟近3000亩,收购均价保持东区第一;完成种植结构调整450亩,竹联调整区获评长沙市种植结构调整示范片区。新造、改造、抚育油茶林3000余亩,兵和村全体移民占股,流转600亩油茶林地发展油茶产业,带动移民增收致富的做法倍受肯定。
二是企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3家。推动传统烟花行业转型升级,规范发展矿山企业,加大箱包制造、食品加工产业引导,形成了较强的集聚效应。颐和隆、官渡烟花集团年产值累计超10亿余元,颐和隆获评“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称号6项。佳海电梯强势崛起,成为湘赣边智能制造“引领军”。
三是全域旅游迎来蝶变。打造“诗画中州”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功能区、孔石泉将军红色教育景点、官渡古镇等三大板块景区集群。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举办4届“我们的节日·端午”诗会活动,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增加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超5000万元,“田螺小镇”获评“十大网红打卡地”。紧跟新时代消费模式,新概念、新农人、新农活充分涌现,吸引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等主流媒介前来体验推广官渡美食美景、生产生活。
——五年来,我们凝聚必胜力量,攻坚战役成效明显
一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20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镇380户1066名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定期走访解决问题,落实产业就业、危房改造、社会兜底保障等10项帮扶措施。推行“金融村官”制度,创新“金融”扶贫之举,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101个,发放扶贫资金344.7万元。2020年,辖区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脱贫攻坚之战取得全面胜利。
二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积极探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方式,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河长制有效落实,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着力打好净土保卫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土壤环境保持总体安全。环保违法行为和信访数量大幅下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实现“零投诉”。义务植树32.5万株,生态环境逐步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良好局面。
三是风险防范有力有效。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坚持控增量、去存量,严格项目招投标程序,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充分激发村级内生动力。依法依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28个,撤销平台公司2家,偿还政府债务3000余万元、村级债务880余万元,发展底板更加牢固。
——五年来,我们聚力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更加出彩
一是人居环境优化提升。投入1600万元用于维护集镇基础设施、添置环卫设施,打造美丽宜居新官渡。建成美丽屋场6个、省卫生村7个,建设垃圾分类分拣中心7座,垃圾分类减量村覆盖比例达100%。农村“五治”深入推进,改造农村旱厕3800余座,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首厕过关制”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二是多彩文化激扬力量。客家山歌、元宵龙狮、民间剪纸入选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渡唆螺、龙舟竞技入选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官渡靓丽名片。龙舟队、舞龙舞狮队等30支文体团队活跃在官渡大地,激活了官渡的精气神。抓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文明村镇覆盖率达88%,竹联村、新云山村、观音塘村获评“长沙市文明村镇”。推荐评选“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各级道德模范、先进典型156名,打造文明官渡、大爱官渡、好人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