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管理机构设置,建设一支高效的执法队伍,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对文化演艺、新闻出版、互联网等各类文化阵地的管理,坚决扫除腐朽文化垃圾,净化文化环境。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大力打击各种盗版侵权行为。加强文化法制宣传,坚决打击违法文化经营行为,营造文化发展良好环境。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发展优势
围绕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现代生态都市的目标,严格落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立生态红线体系,形成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方式、绿色清洁生产方式和低碳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创造绿色发展优势。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与治理
全力配合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工作,积极推动我镇各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努力实现“市级生态村”百分之百覆盖。强化飞鹅岭、虾公山森林公园、四面岗公园、黄大仙公园等林地保护工作,完善森林消防系统建设和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建设。大力培育生态文明,组织植树造林和荒地、道路绿化、疏残林补种。加大旧城区城市更新力度,拓展旧城区绿地空间。发挥我镇成片农用地优势,大力发展园林苗木产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协同发展。落实执行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东引河清淤、截污工程,全面提升东引河水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污水管网支管及接驳工程建设,提升污水处理率。建设体育公园岸边沙滩防护墙,防止体育公园人工沙滩沙土流失。
第二节 做好节能减排
抓重点,加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坚决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引进应用节能低碳技术,推广低碳产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
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严格落实能耗“双红线”制度,以重点耗能企业为重点,广泛宣传节能意识,动员企业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和设备节能降耗。鼓励企业建设能管中心,推进企业能耗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力争建成一批甲级能管中心示范项目。继续做好注塑机改造和电机能效提升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建立走访企业机制,向企业讲解省市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省市财政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我镇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竞争力。
强化低碳技术支撑。
积极引进应用低碳新能源技术,以大型公共建筑为试点,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重点做好电影道具动漫博物馆、博夏农民公寓等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工作。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节能减排技术,使用节能节水节材工艺与设备,加速制造业低碳化。推动我镇再生资源信息交易中心建设,推动再生资源交易公开化、阳光化和市场化,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发挥我镇绿色建筑优势,建设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科技转化、展示体验于一体的东莞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基地,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与我镇绿色建筑产业的崛起。实施绿色建筑产业建链工程,加强绿色建筑研发、设计、生产企业或机构招商引资工作,支持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落户,不断完善我镇绿色建筑产业链。巩固提升我镇光电产业优势,推动光电产业向绿色制造发展,力争成为我市建设国家绿色供应链示范城市先行区。积极促进旅游景区应用绿色建筑、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力争成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第三节 倡导低碳绿色生活
积极主动做好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千家万户自觉践行低碳生活。
低碳照明。
稳步推进四大园区、公园、绿道、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江南大道一、二标、环镇路、湖泉路、东引河边、东平大道北(上桥段)、金椅桥等区域路灯改造成LED灯。鼓励我镇LED企业举办家用LED灯展销会,推动LED灯进入千家万户。
低碳交通
。做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网点规划编制工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充换电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加大黄标车提前淘汰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引导黄标车车主退出营运和提前淘汰车辆,全面禁止黄标车辆新增办理道路运输证,防止黄标车进入营运市场。全面启用镇中心区环保限行电子抓拍系统,“倒逼”黄标车加快淘汰更新,切实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低碳建筑。
全面落实《东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新建房地产项目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努力将项目建成为“双百”示范工程。
低碳社区。
大力开展节能灯普及教育,推动节能进入千家万户。鼓励社区安装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利用回收雨水灌溉绿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处理,推动废旧商品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推进屋顶绿化,积极发展屋顶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