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农村宅基地监管有力。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定《田桥街道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和《田桥街道农村宅基地建房联合审核审批实施办法》,成立3个农村宅基地建房联合审核工作组,明确各社区(居)党支部书记为农村宅基地建设村级协管员,对辖区农民建房严格排查、审核,按程序规范审批、全过程监管,开展日常巡查221次(每户巡查4次以上),发现违规占用宅基地修建住房19处,全部责令停工整改;严格宅基地审批,调查核实新建申请39户,新建审批27户,新建审批面积7.51亩,新建不予审批12户;翻建申请123户,翻建审批113户,翻建审批面积26.38亩,正在审批中3户,翻建不予审批7户。
四是就业创业扎实推进。认真开展就业帮扶,采取帮助外出返岗、推送岗位到户到人、鼓励各类经营实体吸纳就业、开发临时性公益岗安置就业等多种措施,组织2批140人次到柏联智能科技产业园现场观摩,促进居民就近就业;开展技能培训1期,合格37人;计划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80个,目前开发扶贫公益岗位226个,贫困劳动者就业人数2959人,劳动力资源系统更新数据41535人次。积极落实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奖补,激发主体带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补贴经营实体7家,吸纳贫困户47名,就业补贴289576.8元。加强创业扶持,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工程,审批创业贷款101人次。
五是公共服务持续优化。秉承教育优先,加快优质学校建设,城中路教育集团文治路校区、牡丹苑幼儿园如期开学(园),满足了周边群众有学上的需求;突出抓好基础教育,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建设;认真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全面准确核定学生复学情况,劝返未及时返校学生6人,疑似辍学3人,对不能随班就读的7位残疾儿童每周开展不少于一次送教上门。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公办职业教育学习做大做强;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对培训机构督查5次,目前已批培训机构9家,待批16家。深入推进健康临泉,支持华源医院、秦氏妇科等民营医院发展,大力推进公共卫生,进行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提档升级,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全面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增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强街道医疗保障能力。
此外,民族宗教、人武、统计调查、青年、妇联、工会、禁毒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街道的整体工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受城镇规划、杆线迁移、用地指标等条件制约,产业项目总体数量较少,大部分为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不够,项目引进不足,产业升级、高科技、带动力强的项目比较少;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部分干部工作能力不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匹配。对此,我街道将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计划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商贸主战场、文旅承载区、教育输送地、宜居新城区”发展定位,狠抓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田桥。
(一)聚焦党的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领导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制度,切实把政治上的要求融入日常学习工作中,引导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领导班子决策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有关重要论述制度机制,深入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科学制定理论武装工作计划、中心组学习计划,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教育管理,开展干部大学习、大培训,着力增强“七种能力”。大力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夯实农村基层组织根基,扎实推进“一抓双促”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党员队伍“双培一树”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村书记队伍建设八条。不断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水平,统筹抓好机关、企业等领域党建工作。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推进“三查三问”,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健全责任体系,继续把作风建设纳入村级绩效考核和干部量化考核范围,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各项规定的落实,强化制度约束,加强跟踪问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着力解决好干部职工不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我街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风清气正的优良环境。
(二)坚持率先垂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推进有效衔接,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领导干部联系“三类户”活动,健全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和“三业一岗”就业帮扶模式,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认真履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职责,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储备项目,统筹推进产业提升、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工作。强化人才振兴,探索建立村级人才服务站,搭建返乡人才交流分享平台,支持规模企业与皖北经济技术学习、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实用人才培养,重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建强村级党组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长久的动力。打造示范带,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以流鞍河和阜临河景观带为主的乡村旅游产业,形成旅游采摘特色产业,以农带旅、以旅兴农,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以点带面,因地制宜,重点做好先行先试示范村建设,为全街道乡村振兴积累好经验、提供好模式。串联起沈泉、戴营、李营、前刘寨、孙庄等社区(居委会),打造一条老泉眼、沿河景观带、垂钓、采摘等为中心的乡村风貌改造示范带。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优势资源量和特色品牌影响力,着力培育李老庄猪蹄、戴营葡萄、前王多肉植物等特色主导产业,以主导产业的重点突破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每个社区(居委会)瞄准各自的相对优势,把适宜发展、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群众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且最有可能扩大规模、创出特色、取得高效益的1—2个特色产业作为社居的主导产业来抓,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推动乡村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