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工作总结(部分内容)
全年规上工业产值37.95亿元、增长7.78%;固定资产投资19.42亿元、完成率161.83%,民间资本投资占比73.71%,均排名第一;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比4.38%,排名第一;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引7个、完成率175%,稳居第一。高效推进力促项目落地生根。聚焦“三万行动”和老旧工业区改造,强化前期服务,确保“拿地即开工”。天宏高分子新材料时尚鞋智造项目有序推进,二期竣工验收,三期准备挂牌出让,园区内主路已完工,相关管线设施加速推进,园区外火车站路已进场施工;君诚年产2万吨改性新材料项目落地开工;次纬四路已完成政策处理;提速推进马头团块拆改,仅30天签约率突破85%;积极对接永久机电和外贸集装箱提还箱点项目落地。天宏项目和繁荣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分别获2024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骏马工程”,成功经验获温州市委张振丰书记批示肯定。全力统筹稳固要素坚实支撑。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2亩,清理批而未供土地32亩、供而未用土地57亩。深入开展工业全域治理,探索未达产验收企业厂房出租规范化管理路径,采取“厂房整治+招商引资+产业导入”综合治理模式,推行改扩建厂房升规担保金制度,有效保证企业税收、产值、升规等指标完成,今年实现月度升规3家,年度升规7家企业,升规数量居全市前列。广辟渠道实现引资丰硕成果。累计外出招商引资12次,深度走访企业20余家,加速项目回归、资金回流、人才回乡。通过投资项目推介会,先后与深兰科技集团、温州蝶汇链科技有限公司、中远硕果佳晟公司、普枫新能源(光伏)项目等达成合作意向,成功与瑞安市鼎真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精准施策助力企业稳健前行。
深化全域谋划、全域改造、全域提升、全域蝶变,恢复耕地220亩、盘活闲置土地875亩。积极构建“南北畅通、东西贯通”现代化交通体系,瑞南大道四期涉铁路段完工通车,推进西垟路、次纬四路北段工程建设,加快五洲路、支纬七路、云栖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城市风貌全面提升。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行动,稳步推进拆违治危,全年拆除违章建筑4.8万平方米。压实河长制责任机制,巡查河道500条次,发现、整改问题点位1512个,履职率99%以上。聚焦和美乡村创建,累计清理乱点3571处,清理垃圾1470吨,清理面积13200多平方米,清理河塘沟渠10.21万米,绿地美化面积3.91万平方米,被评为瑞安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优胜乡镇”,承办温州和美乡村百人现场会。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加快推进中洲未来乡村等重点工程建设,投资890万建成富强村等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投资86万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获市财政奖补70万元。周苌村移民共富综合体项目获省级专项资金819万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2025年工作计划(部分内容)
(一)聚力产业提级,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上实干争先。
一是强力推进低效整治。深入开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支持企业“工改+技改+数改”统筹联动,力争全年整治低效企业10家,拆改低效用地106亩以上,推动产业空间扩容增效。统筹抓好众心包装、嘉澳鞋业等老旧工业区改造项目10个,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从留量中要增量。二是全力以赴招大引强。坚持把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以最大力度抓招商、抢人才、强产业,力争全年出让工业用地9亩以上,新增亿元以上项目9个。积极对上争取政策,全面启动西垟路道路工程等项目建设,保障天宏三期等重点项目投产,市粮食物资储备安全综合保障中心项目一期、周苌村生活综合体即共富工坊等项目建成投用,永久机电、江南物流园区基础配套工程、粮食物资储备中心二期等项目尽快落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落地布局品牌企业、品牌项目,鼓励企业自主创品牌、出海建品牌、兼并买品牌、战略投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面推行“一点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模式,推动涉企服务向园区、小微企业扩面,打造暖心顺心舒心的“云周助企之家”,高效闭环解决涉企问题事项。
(二)聚力项目提速,在加快城镇格局新跨越上实干争先。
一是推进全域提升。稳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持续推进旧村拆改,大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有序推进站西马头单元团块拆改,提速中洲沈海高速两侧建设用地复垦项目二期立项及施工,提速铁炉、繁荣、马头等安置留地项目建设,扎实做好旧村改造“后半篇文章”。二是完善内外交通。优化云周路网,开工次纬四路北段工程,做好五洲路、支纬七路、支经八路、园区五路(云荣路至信义路)前期工作,提速西垟路建设。加大村道危桥改造力度,增效“四好农村公路”,增强村民出行幸福感。三是改革重大项目。以改革赋能共富先行,深化“扩中提低”集成、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等攻坚行动;以改革赋能基层治理,持续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暨“强基提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信访溯源治本改革暨完善民呼我为机制、基层智治体系建设等攻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