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3年1-6月嘉定区工业情况分析
6月份,全口径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78.1亿元和252.8亿元,当月同比分别下降14%、14.2%。1月-6月,全口径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001.6亿元和13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3.5%。总体来看,全口径及区属工业本年累计增速虽较去年同期两位数增长,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6月份,全口径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78.1亿元和252.8亿元,当月同比分别下降14%、14.2%。1月-6月,全口径及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2001.6亿元和139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13.5%。总体来看,全口径及区属工业本年累计增速虽较去年同期两位数增长,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根据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反馈结果,1月-6月嘉定区实现增加值1248.3亿元,可比增长9.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9.4亿元,可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607.5亿元,可比增长7.3%。...
杨浦区社会救助基本情况 (2023年6月) 据6月底统计,我区共有各类社会救助对象1.08万人,发放救济(保障)金1514.54万元,其中传统民政对象9人,1.64万元;重残无业人员2204...
工业率先修复,消费表现不俗,投资快速增长,出口数字亮眼,新区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6亿元,增长9.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866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274亿元,增长7.2%。工业发挥引擎作用,完成增加值1481亿元,增长18.1%。...
通过以上的努力,在2025年将张坊建设成为颜值有靓度、旅游有热度、民生有温度、治理有深度的乡村振兴样板乡镇,构建“富饶、秀美、幸福、活力”新张坊。指标数据方面,到2025年,实现全镇财政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年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0万人,年旅游收入达到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其余各项经济指标相对2020年实现翻番增长。...
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发展衔接资金项目。加强项目摸排,特别是产业项目,组建2022年乡村振兴项目库,待条件成熟及时向县级申报上级资金,结合“农村五好公路”“三达标一美丽”、“一村一品”等发展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项目,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村容村貌。2022年计划申报8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和1个人居环境和1个产业类项目。...
到2020年底,完成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社区)“三室一场”(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室外活动场地)建设。...
突出道路畅通,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2018年高标准完成道路提质改造10公里,力争到2022年,全乡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率达到90%以上,实现危桥清零。...
《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文,请打开本文附件在线浏览。...
2019年重点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富民强村、乡村善治”四大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突出短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所有行政村完成环境基层整治任务。...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培育典型、打造精品,发挥引领作用,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谱写新时代我镇乡村振兴新篇章。...
此次集中开工的泰安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生态牧场、生猪养殖、山东健翔控股集团蛋鸡养殖基地3个农业龙头项目,总占地面积1123亩,计划总投资5.4亿元。项目成功落地建设,是葛石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推进“双招双引”取得的新成果,进一步拓宽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带来更加坚实的产业支撑。...
充分利用毗邻国家4A级景区楚王阵马阵、菱角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乡旅资源,讲好传奇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拓宽楚文化旅游商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三是打响农旅品牌。高标准建设高台游客接待中心,积极搭建“农旅互兴”战略平台,引导高台瓜果蔬菜采摘园、春庭亲子农场、欣翔渔业发展果蔬采摘、田园垂钓、亲子互动休闲附加产业,打响农旅品牌、集聚人气商气,吸引更多城里人到草埠湖观赏田园风光、感受乡土气息、品尝绿色美食。...
鼓励县域就地城镇化,以县城区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体,提升县城服务能力。优先对重点镇、示范镇、特色小镇等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升级提质,下放事权、匹配财力,强化资金、用地保障,吸引农民到镇区生活就业。科学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模式,培育一批人口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培育壮大产业融合主体,到2020年,全市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5%以上。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经营农业产业化项目,提供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让农户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大力发展各类现代农业服务组织和产业化联合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