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古碑镇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余利群
二0一九年十二月二十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古碑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9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的战略部署和镇党委工作安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坚持“抓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工作思路,重点工作在实干苦干中再上新台阶、镇域面貌在协调发展中呈现新变化、社会事业在统筹兼顾中实现新发展、政府效能在狠抓落实中得到新提升,较好的完成了镇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初步统计,2019年1月至11月,完成税收57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全年农业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05亿元,同比增长15.8%,工业生产总值预计达10.39亿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519元,同比增长11.5%。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19年,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总体要求,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到村到户到人帮扶举措,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性工作。
2019年,水坪村实现了村出列,全镇644户1318人顺利脱贫,目前在册64户117人。加大资金整合,补齐基础设施最短板。申报“县摘帽”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资金1670万元,其中村组道路1007.2万元,安全饮水295.9万元,水利设施173.748万元,人居环境整治193.152万元,并积极争取、整合其他资金大大改善提升镇村“双基”建设,投资1100万元的水坪——宋河主干道改建工程顺利完工通车;基本实现通组道路硬化;安全饮水实现了全覆盖;聚焦精准施策,确保政策惠民全覆盖。一是全面开展边缘户、危房户、信访户等群体摸排,严把低保户动态调整、新识别户评议、稳定脱贫户退出等程序,开展档案资料大核查,规范户档、村档资料,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2019年,共开展4次动态管理,新增人口175人,减少人口206人。二是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推进产业、就业、易地搬迁、教育资助、小额贷款、健康脱贫、社保兜底等政策落实。实施易地搬迁,全镇共落实扶贫搬迁593户2031人,其中2019年29户124人;水库移民搬迁419户1595人,其中移民人口1062人,补贴金额1679.5万元。推动光伏扶贫,建成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352个,2016年入股682户,2017年入股1099户,2018年新增光伏入股59户,2019年新增光伏入股户8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推进金融扶贫,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62户929.5万元。加大产业扶贫,一亩园入股2038户,每年户分红2000元;申报特色产业奖补2028户549.55万元。开展就业脱贫,共设置898个公益性岗位和157个辅助性岗位;2019年度就业奖补政策累计享受人数(除公益性及辅助性岗位)3206人,用工实体(扶贫车间)5个,就业奖补资金205.4380万元(其中用工实体奖补4.09万元)。共开展两期就业技能培训153人次,其中畜牧养殖培训103人,每人培训补助375元;农作物种植培训50人,每人培训补助250元;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2人,带动贫困户169户。实施健康扶贫,广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对象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医生定期开展上门服务。落实教育扶贫,雨露计划春秋共发放补助641人次,补贴金额共计96.15万元,根据实际为贫困学生申报享受各类教育资助和“两免一补”等补助政策。开展书记遍访贫困对象,共收集意见建议195条,解决问题367个,化解矛盾纠纷58起。壮大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建成30KW村级光伏电站15个;主动对接争取项目,帮助宋河、官池和黄尖等3个村建成村级精制茶厂;宋河村立足村情实际,探索出“光伏发电、茶叶加工和乡村旅游开发”的“两短一长”产业脱贫路径,村集体光伏电站扩容至120KW,与皖西学院合作发展中药材种植,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扶贫重点村;水坪村发挥资源优势,建成标准化黑毛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80头,村集体光伏电站扩容至150KW,推广高山竹稻种植,扩大山核桃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建成完善“水竹云居”民宿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坚持群众主体,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加强教育引导,开展扶贫扶志教育活动,结合帮扶干部入户走访全面开展感党恩入户宣讲,在贫困户中实现了全覆盖。深入实施振风超市建设暨文明新风评比活动,截止目前,全镇累计开展100余次评比活动。总结推广脱贫典型,宣传表彰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
(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协调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紧紧扭住产业振兴不放松。依托我镇农业产业资源优势,以猕猴桃、黑毛猪、土鸡、茶叶、油茶五大品牌为代表,全面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迎河村、宋河村、水坪村3个贫困村成功评定为特色种养业村,并分别建有1处5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基地和1个规范化家庭农场。对现有的52个家庭农场和141个农民合作社进行全面规范提升。在原有猕猴桃、油茶基地基础上,发展壮大了迎河村黄金梨种植基地、宋河村茭白种植基地、水坪村无公害茶叶种植基地等5个扶贫产业基地,新建了官池、宋河、南畈等村茶厂,在全镇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模式,带动茶农年增收1500元以上,并培育出吴芳友、张传鑫、张宗武等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打造出了以皖雲山茶油、野谷云雾瓜片等为代表的古碑特色产业品牌,产品畅销省市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