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嶝街道原属金门县,由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岛屿组成,隔海北与南安市石井镇毗邻,南与金门岛相对,西南与厦门岛相望,陆地总面积14.1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总面积155.27公顷,林地面积1078.9475公顷。下辖9个社区和18个自然村,共计9712户,总人口数27031人。
一、对台桥头堡
大嶝是距离金门最近的岛屿,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历史上嫁娶往来频繁。1988年,大嶝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厦门市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极大地带动了大嶝旅游对台商贸事业,助力大嶝经济发展。200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大嶝台贸小镇全面动建,以两岸文化精神为内核,以国际空港建设为依托,积极营造两岸商贸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小镇、全球贸易平台”,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街道旅游中心区金嶝街和旅游热点项目金门县旧址红砖厝聚落提升改造工作,培育了红砖古厝民宿品牌“屿宿”,逐步打造高端旅游业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空港新枢纽
厦门国际新机场落户大嶝,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和对台主要机场,规划近期(2025年)运量4500万人次、远期(2045年)运量8500万人次,并配套建设轨道3、4号线和机场快速路,为大嶝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2019年5月1日,厦门新机场项目立项正式批复,厦门新机场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2014年,机场造地工程和配套项目建设相继启动,街道围绕机场建设核心,大嶝全力以赴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及时保障机场项目用海用地需求,大力推动机场配套项目建设。大嶝街道已累计完成海域退养2.5万亩、征地8682亩、拆迁2.4万平方米,填海造地面积10.58平方公里。
2014年机场造地及配套项目建设启动以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65亿元,其中2014-2017年期间,固定资产逐年上涨,仅2017年便完成固定资产91.6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1.5%。2020年,大嶝街道主动应对机场主体工程及配套项目建设提速新形势、新挑战,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2亿元,逆势增长85.23%。
三、旅游新景区
大嶝物产资源丰富,拥有25.15公里的海岸线、67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产资源充足,七耳蚝、黑紫菜等特色海产品吸引大量游客驻足,并远销东南亚等地。人文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八二三炮战战地、金门县政府旧址、邱葵故居、林希元故居等古迹遗址,以及“英雄三岛”精神、南音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其中,在“八二三炮战”过程中三岛人民与驻扎部队并肩作战表现出的“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英雄三岛”精神,被列为厦门市“六种精神”之一,成为引领厦门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理学名宦林希元流传下的希元文化精神传承至今,以“希元”命名的希元书院和“希元文化节”相继成为大嶝街道靓丽的文化品牌。南音历史代代相传,现有五个南音社,社区南音古为今用,走出村社,展现艺术魅力,成为文艺宣传中的一枝新葩。
大嶝旅游主题层次较为丰富,包括以战地观光园为主的红色旅游主题、以大嶝对台交易市场为主的商贸体验主题,以及以小嶝休闲渔村为主的民俗风情体验主题,年均接待游客140.2万。
四、服务新水平
大嶝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2013-2016年,先后在山头、田墘、东埕等8个社区开展了“美丽乡村,共同缔造”工作,对辖区内社区道路“脏、破、窄”道路、主干道等进行了硬化、拓宽及景观提升,建成了小嶝临时钢栈桥,打通大小嶝陆上通道,方便小嶝居民和游客出入,告别小嶝孤岛时代。
大力补齐民生短板,极力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成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配置8家社区书院,实现社区卫生所全覆盖,打造市民休闲广场、多功能文化广场等11处休闲娱乐场所。
五、党建新品牌
大嶝街道党工委现有52个基层党组织,党员1139名。社区“两委”干部62人,党员占比82.3%,书记、主任“一肩挑”社区占比55.6%,位居全区第二。
近年来,大嶝街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抓党建,砥砺奋进促发展。街道党工委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干部在一线担当作为。构建“一个”大党工委,成立大嶝街道“大党工委”,将国企、边防、医院等18家驻区单位纳入“大党工委”成员,形成大党工委核心引领、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大嶝10分钟”城市基层党建圈。打造“两创”特色品牌,积极培育大嶝科创联合党支部和大嶝青创党支部等“两创”特色品牌,成立全省首个特色小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大嶝特色小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为创新创业、人才创客、转产就业、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平台。把弘扬“英雄三岛精神”融入到街道征拆工作和新机场建设中,下沉街道干部、社区“两委”干部增强重点项目攻坚力量,2018年、2019年均超额完成年度征拆任务,保障新机场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现2018年、2019年上半年公众安全感满意率和平安建设知晓率全区“双第一”。创新推行双沪“四统模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推动宅基地“上楼”,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福建省首个手续完整、确权合法的农村“四统房”建设试点项目,被《经济日报》《福建改革情况》刊发点赞。创新居务监督规范“四个一”机制,率先推出的“阳光大嶝”公众号平台获得了区委组织部、纪委监委等部门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区进行推广,各社区组织力得到有效提升,部分软弱涣散党组织顺利“摘帽”。加大转产就业帮扶力度,推动双沪“四统”模式店面招商、嶝崎和东埕“社区工坊”、小嶝社区转产就业基地、田墘民宿等项目,让农渔民“洗脚上岸”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