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溪县参内镇基本情况简介

  参内镇简介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内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东部,下辖12个建制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现今参内镇已成为县城“东拓”主战场,融入大县城的核心区。2020年,镇财政总收入2.11亿元,一般财政收入1.4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8亿元,增长16.3%;规上工业产值9.39亿元,同比增长7.1%;商品销售总额完成3.96亿元,增长8.4%。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概况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安溪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西溪上游,北纬25°04′、东经118°13′。东与南安市接壤,西与凤城镇、魁斗镇毗邻,南与城厢镇隔溪相望,东北与魁斗镇和南安市交界。面积49.94平方公里,辖2个社区、12个行政村。截止2020年,全镇总人口5.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1.9万人。镇政府驻大厝村。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沿革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宋为归善乡长泰里,明清为长泰里。民国属县城区、第一区、泰安乡。1949年后,先后属龙城区、第一区、城关区。1958年11月属城关公社,1961年8月属城关区,1965年4月属城厢公社。1984年4月析原城厢公社的罗内、岩前、坑头、美塘、镇中、镇东、参山、大厝、员潭、祜水10个大队设立参内乡。1987年8月,增设田底村。2014年1月,成立茶博汇社区党支部、居委会。2014年6月,洋乌内农场改为洋乌内村。2018年4月,成立湾美社区党支部、居委会。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0年6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撤乡设镇为“参内镇”。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地理环境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内镇面积49.94平方公里,位于县境东部,西溪上游,北纬25°04′、东经118°13′。东与南安市接壤,西与凤城镇、魁斗镇毗邻,南与城厢镇隔溪相望,东北与魁斗镇和南安市交界。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行政区划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参内镇辖大厝、祜水、美塘、参山、罗内、员潭、洋乌内、田底、岩前、坑头、镇东、镇中等12个行政村,茶博汇、湾美等2个社区。镇政府驻大厝村。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自然资源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该镇水资源丰富,晋江上游西溪环流过半个镇,有罗丰、参林场、城东水闸桥等三至六级水力发电站5座。镇境温暖湿润,常年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500-1700毫米,四季风和日丽,茶果飘香,年平均气温摄氏21.3度,无霜期达345天,森林资源丰富,全镇拥有林地面积4.7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8.9%。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人口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020年,全镇总人口5.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2万人,流动人口1.9万人。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基础设施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该镇交通便捷,地处泉安省道边,安溪动车站、安溪东高速出入口设在参内。兴泉铁路、莆永高速、东三环穿城而过,岩岭、参岭、石狮岩隧道打通参内“脉络”,东二环、外环路以及铭选、参洋、西溪、罗内、浦口等5座大桥,构建“四通八达”城市发展框架。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和有线电视光纤联网覆盖全镇,计算机光纤联网逐步普及全镇。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日趋完善。拥有从幼儿园到博士的“全龄一站式”教育体系,域内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有师生3000余人,开设硕士点2个,博士点1个,每年为社会输出高等专业人才700余人;全镇有1所中学和2所县直小学、2所农村小学、2所县直幼儿园、2所农村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2020年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数达26395人,参合率达93.61%。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主要街巷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一)石跳街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位于参山村。街名起于清末。因街临参林小溪边,人们要到小街,必经小溪。小溪水浅,怕湿了裤子,溪中放两块石,人们踩石上跳过,故称石跳街。起初仅有数间小店,没有门面,商贩在靠路边的墙上开一个窗口,俗称“通柜”,既作窗户,也可作商品货柜。所卖是一些盐、酱、酒之类东西,并有一家煎豆干和卖粥的店,供过路客人吃点心而已,并不成市。那时没有公路,人们从县城经祜水瓦窑山或到南安白土、高田(今称天山、泰山村)必从该街经过。后来,架设一条小桥,20世纪60年代小桥被洪水冲走,公路也不从该地经过,就不成街了。1984 年,成立参内乡政府,1991年兴建参内东街和农贸市场。凤参公路从员潭经大厝、美塘宫,分叉一条往祜水村,一条往乡政府直至罗内公路,一条往中心小学,靠近乡政府周围的公路两侧兴建商店和民宅。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大厝街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位于大厝村溪头自然村。全长300米,宽3米,街面由河卵石和条石铺就。街形成于明末清初。当时,水运靠晋江西溪,该地在县城下游,永春、大田、诗山的货物从溪头出入,因而成为货物集散地。时街市比较热闹,各类商店分布在街的两侧,尚有一家“益成”典当行,生意兴旺。民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战乱不断,街市凋零,后晋江西溪止航,街道成为单纯居住区。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打铁寮街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位于祜水村。全长100米,宽3米,街面由河卵石铺就。街形成于清末。当时码头设在溪头,货物从溪头出入。街上有数家打铁铺,初以搭寮为主,故称。1956年后取消私营商店,街就此衰落。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四)罗内村街巷ULi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1995年,罗内大桥通车后,在村头开辟一小区,并建有街道。街道两侧建有4至5层楼房,一层为店铺,设有信用社、零星小商店等。因旧村改造,原自然村名消失,以街巷名代替原自然村名。原顶寨、冬青、新村、赤岭、尾山、下村、埔后、苦墘、跳坑、内园、埔口自然村改为罗内街、朝安街、梨园巷、美宫巷、霞村巷、毓英路、东阳巷、美山街、仙童巷、文洋街10条街路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zzfgzbg/fujian/9760.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