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一是用好新一轮政策,适度融资推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外环高速公路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打造“古镇快线”。做好沙古公路利和路段立体化改造,积极谋划外海二桥建设,大幅提升古镇镇在连接珠江东西岸交通枢纽节点地位。二是全面提升内外通达能力,加强镇内重点道路工程和周边配套路网建设,年内完成中兴大道南改造工程,大力推动古神公路(十水线至东兴东路段)立体交通改造工程,启动曹安路等一批村重要路段复工和建设。三是以点带面扩大智慧停车覆盖面,以生态公园区域和全民公益园等示范路段为试点,大力推广智慧化停车收费管理试点改造,提供逾2700个停车位。制定村场公共停车场配套设施等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停车楼、停车场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约1300万元推进全镇路口信号灯、电子监控等交通设施升级改造。五是推进水利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二明窦泵站大修,以及大华闸和均都沙水闸建设,启动五六岭水闸维修、洼口泵站大修工程。开展防洪水闸安全鉴定工作,确保汛期高效运行。
(四)高要求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一是深入开展治理违建专项工作。大力推进“蓝箭Ⅲ”专项行动,重点治理顶风突击偷建、抢建和存在安全、消防隐患等违法建设,确保完成三年27.14万平方米治违任务。继续开展“农地非农化”整治工作,全面整治非法占用农地经营农庄行为。继续推进田间窝棚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深入排查、拆除违建和复土复绿等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二是继续加强“三线”整治工作,制定全镇“三线”重点整治区域和各村重点整治范围,通过定期自查、定时维护和督查考评,推动各村整治落实到位,确保所有背街小巷集中整体清理一遍。利用五年时间,各村每年改造2~3条街巷,将“三线”落地、雨污分流和路面铺设,逐步改善全镇村场人居环境。强化宣传引导,将“三线”整治与网格化紧密结合,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全面改善镇容环境。以村综合执法站为主,定期考核“门前三包”工作,加强对村属道路的店铺门面卫生、占道经营进行管控。
三、坚定不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美丽家园
(一)以污染防治攻坚保护绿水青山。一是坚决打好大气防治攻坚战。集中开展工业源、城市扬尘源、交通源、生活源等重点涉气污染源整治,加强“散乱污”场所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建设涉VOCs“共性工厂”。实施工业企业蓝绿名单制度,强化高污染车辆管控、施工工地和道路精细化管理抑制扬尘污染。力控颗粒物污染,提升全镇环境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二是扎实推进河长制,落实各村属地责任,深入开展水污染源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和河流保护管理工作,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持续推进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等的“五清”专项行动。三是加强对全镇河岸的污水管网进行检查修复工作,完成中兴大道北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和污水接收管网二期工程12#线等管网工程项目。做好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工作,完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升级工程。
(二)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推广生活垃圾四级分类,完善处理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和绿化垃圾等制度。深化建筑垃圾规范管理,持续打击违规运输消纳行为,生活垃圾减量率达35%,参与分类率在50%以上。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0%。探索东莞“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环保公益项目经验做法,大力推广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创文”为抓手,各部门联动开展实地检查测评和落实整改,提升全镇城市管理、卫生环境、文明创建和志愿服务等各方面水平。推进美丽宜居村创建工作,制定“一村一方案”,全面开展“五大美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和“三清一改”等系列行动,加强农村公厕升级改造和管理,引领各村创建美丽宜居村或特色精品村。
(三)以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巩固创森成果,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新建一批林荫道、街心公园和口袋公园,打造“大水、大绿、成林、成片”的生态空间。二是围绕“产业变绿、绿变产业”,聚焦花卉苗木、龟鳖和观赏鱼养殖等绿色产业,引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园林设计等现代农业业态,深入挖掘生态经济增收潜力。围绕清洁化、规范化生产,常态化开展全镇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大力发展会议展览、酒店餐饮、创意文旅和智慧物流等第三产业。三是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村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举办特色农业展会。严格执行“三资”管理制度,推动集体经济从单一的物业租赁向投资、经营、服务型等多元化发展转变,加大对次发达村的帮扶力度,在重大项目布局、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给予政策倾斜。
四、坚定不移以人为本,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做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等兜底保障和养老、医疗等保险扩面工作。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镇红十字会、慈善会等救助能力,深化“救急难”工作,更多关注困难群体和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重点救助。深化居家养老改革,有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长者饭堂等项目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事业,将资源向居家养老倾斜,提高社会化运营比例,提升民生服务品质。深化社工工作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对照落实“五有”要求,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多元化推动创业就业,办好大学生招聘、创业集市等招聘会和青年创业集市,设立就业人才库和见习服务基地,加强专业性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