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全力支持,更是全镇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古夫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尽科学,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局面尚未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干部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措施还有欠缺等。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和方法,确保2019年各项工作完美收官。
2019年工作安排
今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对接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宜昌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和“两地两县”发展目标,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生态治理、乡村振兴、社会民生”六大重点,加快建成“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特色名镇”,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19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带动,增强镇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一是抓好项目谋划申报,把三峡后续、大中型水库、农村民生项目、各村(社区)乡村振兴等项目谋划到位、规划到位、申报到位,全部成型。二是加快推进镇级重点项目,抓好深渡河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后河小区综合帮扶项目落地,确保老街改造、桑树拐安置小区等建设任务全面完工。三是抓好县级项目协调服务,全力服务郑万高铁兴山段、宜兴联络线、绕城公路、孙家沟仓储物流、平水物流特色小镇、皇家庄高铁安置小区建设。
(二)抓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主动出击“招商”。成立古夫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筹备好招商班子、招商本子、宣传片子、能人册子。围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开展针对性招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盘活闲置“留商”。对全镇闲置土地进行摸底清查、升级改造,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引进企业能迅速落地、开工建设。三是强化服务“安商”。严格落实“四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人马、一抓到底工作机制,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务。四是加强与大连、湖南等对口支援地区合作力度,加强人才、技术的合作交流培训。
(三)抓问题整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等工作要求,对标对表,确保问题全部整改清零,考核指标全部达标,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2019年是脱贫后巩固发展的关键年,全镇要按照“思想不能松、队伍不能散、力度不能减”的要求抓好脱贫巩固提升工作,具体抓好“十一项重点工程”。一是抓好产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主导产业,逐村逐户落实,确保全镇脱贫户稳定脱贫如期实现致富。二是抓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对已脱贫的平水、咸水2个重点贫困村巩固提升,对古洞马家坪、深渡杜家岩等地再一次普查优化安全饮水条件。三是抓好农村交通巩固提升工程。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原则,对镇村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四是抓好电力网络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项目建设,全面提高供电服务质量。五是抓好危房改造巩固提升工程。认真做好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工作,确保应改尽改,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六是抓好教育扶贫巩固提升工程。确保学前教育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加大特殊学生、留守儿童关爱力度,对辖区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提供安全保障和服务,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七是抓好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工程。落实“985”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村卫生室管理,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八是抓好综合保障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探索张家坎集中安置小区“医养结合”模式和咸水村郑院“院养结合”模式,充分整合现有设施,加快社会康养中心和农村福利院建设。九是抓好就业扶贫巩固提升工程。配合人社部门落实好就业培训,提高技能和就业率,对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和民营企业,开发合适岗位,力争今年转移就业1000人。推广咸水“扶贫车间”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力争新增“扶贫车间”2家以上。十是抓好生态扶贫巩固提升工程。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森林抚育等重点生态项目积极争取并落实。每村落实一个经营主体,鼓励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务用工、种苗采购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十一是抓好精神扶贫巩固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四扶四强”专项行动,加强典型引导,结合“七一”文艺巡演,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良好氛围。
(四)抓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培育壮大乡村振兴主体力量,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稳步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项目。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