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大自然资源管护,严守生态底线。深入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标中央、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措施,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在全乡形成管好护好生态资源的浓厚政治氛围。建立乡村综合执法队伍,对接上级机构改革涉及的行政权力下放事宜,整合乡林业、水利、国土、规环、农业等部门力量,成立乡级综合执法队伍,整合村内护林员、河长、路长以及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力量,成立村级管护队,增强乡村两级管护人员力量。进一步健全资源管护机制,摸清乡内自然资源现状,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完成自然资源保护区范围线认定,查清自然保护区内土地的实际利用状况,建立专项调查数据库,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进一步理清管护责任,严格执行各级政府部门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的政策法规,细化措施,主动作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对非法采石、河道采砂、乱伐林木、占用林地耕地违规建房等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置。
大力推进环境污染防治,营造美丽乡村。强化农村主要污染源的排查治理,找准乡内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污、农业面源污染等主要污染源,结合“美丽乡村”等项目分村分类别,按照减存量、控增量的原则建立并启动主要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大力开展乡内农田污染源普查,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为调整农业产业布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依据。积极推进全乡畜禽养殖场的治污改造升级,积极争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和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投入,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力度。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污染防治硬件软件配套建设,确保集镇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按规范启动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推进古城坪小集镇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启动江坪、竹林湾、红桂香等小集镇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初设,积极申报区级项目支持。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确保全年完成农村户级厕所改造1229个,建成村级公厕6个,力争建成乡镇公厕1个。出台并运行农村生活垃圾建议分类办法,进一步规范片区农村垃圾集中处理点,完善农村垃圾清运机制。完成集镇垃圾中转站项目规划、选址,争取尽早纳入区级项目库。继续推动茶叶加工生产实施“能源革命”,减少灰尘、硫化物排放。以第一工作力度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私自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广泛宣传发动群众,以“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为基本要求,引导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建设,以“绿、净、齐、富、厚、和”为目标,推进各村“美丽乡村”建设。
全力实施生态修复,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继续推进打击毁林种植天麻、电鱼毒鱼等行为,引导群众发展茶业、木瓜等替代产业,大力实施毁坏林地生态复绿。争取项目投资15万元,在竹林湾村组织实施林茶果间作300亩,栽植小水果苗6000株。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依法责令相关责任主体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持续开展植树造林工程,计划全年完成人工造林0.3万亩、森林抚育0.3万亩。继续实施宜大路生态复绿项目,切实保护好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线生态环境。全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力争实现发生面积、枯病死株数双下降目标,全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3‰。引导各村创建“湖北省绿色乡村”,全面落实各项森林资源管护措施,全乡争创“湖北省森林城镇”。
(三)以更优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落实惠民政策,增进人民群众福祉。聚焦政策兜底,全面落实省市区的各项惠民、惠军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加大“三留守”人员、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完成邓村坪村“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关爱阵地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养老事业水平,抓好邓村养老院提档升级,不断改善“三无老人”生活条件。支持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完成邓村小学学生食堂、停车场升级改造,积极支持邓村小学完成“区域教育现代化学校”市级创建验收。提升邓村中学升学率和茶艺·茶韵校园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动邓村卫生院优化科室布局,提档升级硬件设施,完善院区集中供暖设施。依托产业优势,开展实用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实用农技培训,引导创业带动就业,依法打击恶意欠薪、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推进“春风行动”,破解群众就业难题。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成“五证合一”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做好各类奖励扶助申报工作,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帮扶。推进行政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完善便民服务中心职能,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坚持精准施策,巩固扶贫成效。聚焦省级贫困村及已脱贫1265户2617人的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完成7户15人高质量脱贫,补齐短板,全面遏制返贫的发生。继续围绕“整体脱贫、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持续推进”的总体目标,以“六大工程”为抓手,从六个方面着手做好全年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对照检查补短板,把巡查当做“体检”,着力补齐短板;二是政策宣传再覆盖,通过宣传栏、屋场会、入户走访等形式把政策说清讲透;三是项目建设再完善,加强项目质量和档案管理,狠抓项目推进,确保扶贫项目落地快、见效快;四是典型教育树新风,不断挖掘脱贫致富典型事迹,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坚决杜绝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五是加强引导真认同,做好扶贫政策宣传解读,满足困难群众小心愿,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六是公示公开强公信,加大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公示公开,及时回应群众质疑,提升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