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硫市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代表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前段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保障民生、优化环境、综合实力增强为目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较好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新常态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社会管理高效运行、各项事业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把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加效益作为工作的核心重点,着力推动硫市经济增长
1、经济指标稳步上升。一年来,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02亿元,财政收入686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5305元,各项经济硬指标均稳步增长。
2、农业发展特色鲜明。我镇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三农工作核心,鼓励大户承包、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形式,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着力培育种养殖业。一年来,全镇共成立了优质稻、农机、果蔬、蛋鸡、原生态水稻种植、特种养殖等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逐步建立起“基地+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新型农业市场组织方式。精心策划包装,打造我镇特色农业品牌“硫市优品”,以农村淘宝电商平台为载体,以原生态无公害的优势闯市场,以科学技术为农民增收益。目前,全镇的油茶种植面积达到13570亩,生猪出栏数达81479头,以特色种养、油茶、生猪为支柱的产业结构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大力实施丘岗山地开发,促进土地流转。一年来,积极发动山地流转,同时农技、水利、电力、农机等部门主动为粮食生产搞好服务,有效遏制抛荒现象,巩固了“农业立镇”的目标。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3、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年来,新引进棚改配套(650万),农村安全饮水(80万),水土保持项目(350万)等项目6个,引资金额1280多万元,实际到位1280万元。计划总投资达6亿的回雁林老年服务中心项目平稳有序推进,三和猪场、兴同发果业、雄风生态农林、明辰农业、有机玫瑰、隆源林业等一批农业产业项目正在开花结果;农村综合服务平台(120万)和公租房(80万)项目的主体建设已经完成,将为群众办事提供更方便、更优质的服务平台。
4、财税收入稳步增长。我镇始终坚持“既要保运转又要促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强和规范财政运行,一方面强化税收征管和争资力度,财源建设切实得到加强。一年来,我们着力完善了用车、用餐、差旅等一系列内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村级财务核算中心及相关制度,政府财务运行、内务管理以及村级财务运行更加规范、廉洁、高效。主要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做到不乱花、不浪费,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使“三公”经费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通过强化财税增收责任、优化纳税环境、确保应收尽收,基本实现了财税收入的颗粒归仓,今年共计实现财税收入300万元。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实施财政监督,并加大跑资力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了政府干部、职工的工资和各项待遇完全得到落实,镇、村两级运转正常有序,实现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
二、以推进农业基础建设、构建宜居生活环境为切入点,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1、城镇建设持续推进。2017年镇党委、政府对小城镇布局进行了重新规划,落实了“两违管控”,完善了下水道、人行道基础工程;总投资600万元的新水厂和主管网已建成通水并投入使用,使全镇居民从此告别了用水难的旧时代;总投资近600多万元对龙源路、学苑路、中兴街等中心街区主道路共2000余米进行了黑化和提质改造,对玉屏路街道进行了硬化翻新,并完成了配套下水道工程,城镇品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2、农村设施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水库、骨干塘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200余万元对全镇56口骨干塘实施维修和改造,渠道清淤3公里。为万龙、新华争取了贫困户安全饮水工程金14.2万元,解决了万龙村的五小水利工程资金12万元。安全饮水工程顺利实施,集镇居民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龙鹤、洋江两村350万元的水土保持项目如期完工并通过验收。一年来全镇共10个村,总长达20公里的村级主干道得到了拓宽,硬化通村连接线3公里。全镇道路拓宽的里程居全县首位。
3、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加强了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添置了垃圾斗、垃圾箱等环卫设施,配强城镇管理队伍,城乡环境大为改观。我镇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已进入了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阶段,17年底,我镇20个村和2个居委会均已通过县同治办的精细化验收,其中精品村的比例超过60%。在今年上半年的全县大普检、大复查活动中,共17个村通过精品村验收,位居全县前列。
三、始终把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民生事业发展质量
1、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落实发放粮补、直补、退耕还林等各类惠农补助资金;探索和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服务管理机制;稳步扎实完成了“两卡两折”发放工作;大力实施民政“阳光工程”和助学“雨露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制度开展低保、五保工作,严格执行进出民主评议制度,清理后我镇共有城乡低保545户1278人.共解决了25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已办理各类医疗救助120余例。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我镇的肉价在之前几年一直高于周边乡镇,群众反映强烈,今年,政府对定点屠宰市场进行了大力整顿,一方面政府先从自身做起,该收的收,不该收的费用绝不乱收。另一方面,依法依规加强对屠宰场和屠工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现在我镇的肉价已与周边乡镇同步,让老百姓用合理的价格吃到了放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