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管并重,促进城乡协同发展。一是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以“三城同创”为契机,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小区”评比活动,积极探索小区物业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抓好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推进社区治理精细化,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让更多温度与情怀在社区体现。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区文体重点项目建设,配合开展城市占道经营、老旧市场改造、交通秩序、两违建筑集中整治等行动,为广大市民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发展环境。二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完成美丽乡村规划14个,实施人居环境改善项目13个村,其中市级示范村2个,争取完成14个非贫困村的25户以上组级道路硬化30公里,新建交通招呼站4个,道路反光镜100个。积极争取长坡小流域治理项目尽早落地,争取“小农水”和“五小水利”项目,维修渠道4250米,新建机耕道2000米。实施桃源、长坡、桐坪新等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完成干溪坪村井冲骨干山塘病险治理和严家团溪堤维修。抓好大马、红岩山、江南、板桥等移民村道路硬化、菊花村渠道防渗、桃源黄桃合作社等7个移民后扶项目的实施。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宽带互联网全覆盖。继续完成8个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监管长效机制,以“大棚房”清查为契机大力整治违法占用耕地问题,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双溪、土溪、红岩三个集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加快启动双溪市场的改造。
(三)强化治理、共建共享,提高公共安全感。
1.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抓安全、保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类群体性事件,强化信访积案化解,严控信访、越级访总量。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切实发挥“网格化”治理功效,逐步完善茶溪、江南、三江等6个村的“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构建突发事件综合处置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净化全镇社会治安环境,深挖彻查“保护伞”、“村霸”,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严打高压势态,积极发现并提供黑恶势力举报线索,治理行业乱象,切实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扫黑除恶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宣传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努力营造全党动员、全民知晓、全员参与的扫黑除恶氛围。
3.扎实推进平安建设。继续开展好“平安家庭”、“平安小区”、“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创建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城区视频监控系统提质升级工作,加大城乡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建设力度,推进住宅小区、交叉路口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消除监控盲点,营造城乡治安良好环境。引导社区做好“无毒社区”、“爱心社区”创建工作,加大禁毒工作宣传力度,提升全民禁毒意识,持续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四)以人为本、增进福祉,全面共享发展成果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抓好控辍保学工作,逐步化解大班额问题,定期召开义教会,坚持为教育办实事,逐步安排资金对双溪、土溪、红岩片区部分学校、幼儿园进行修缮,加快推动板桥小学建设。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及校内食品安全监督,重点落实防溺水工作,全面提升教育安全环境。
2.加快建设健康黔城。加强计生业务培训,完成计生系统全员数据清理。大力查处“两非”典型案件,有力打击非法行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继续落实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和农村奖励扶助政策,完成免费优生健康检查464对、产前筛查589例以及“两癌”筛查2520人,在全镇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和执法水平。
3.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做好村、社区“七个一”文化建设项目完善扫尾工作,进一步落实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规范各类民间文艺团体管理,成立广场舞排舞协会,举办四期文艺培训班,夯实群众文化体育基础。争取文化建设项目资金30万元,在古城内建设镇电影放映院。大力开发民间文化教育基地,“健康养生舞”比赛、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书法作品展、篮球赛等大型文体活动。
4.协同发展民生事业,继续强化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建好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服务平台,改建双溪敬老院,提升养老服务、日间照料工作,发挥老年协会作用,引导老人开展自助互助养老活动,深化殡葬改革,提倡移风易俗。发挥村级信息平台作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和转移就业工作。
(五)牢记使命,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政府自身建设
1.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将讲政治贯穿于政府各项工作全过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牢做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增强“四个自信”,确保中央、省、怀化市和洪江市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