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工作回顾及亮点、特色工作
1、脱贫攻坚取得大迈进。2018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核心,决胜脱贫攻坚。
一是全体动员,全面覆盖。成立镇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充实镇扶贫工作站力量,增设便民服务中心“扶贫窗口”。全镇有溪口、大桥、高峰、寨姓4个贫困村,其中溪口、大桥两个村已于2017年脱贫摘帽。全镇11名党政领导每人联系1-2个村,镇政府及结对帮扶后盾单位307名机关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1008户3899人;实现全镇4个贫困村、8个非贫困村全覆盖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全面覆盖。我们通过以村为单位召开小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群众座谈会共计100余次,通过各种渠道全面了解村情、组情、户情。梳理和发现了以往脱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形成问题台账,以村为单位由联村领导牵头,整合镇党委政府、联村后盾单位、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全体帮扶责任人的各类力量对发现的问题逐项整改,群众提出的困难逐个解决。具体来说:1、通过扶贫特岗解决33户111人脱贫不稳定的问题;2、通过委托帮扶解决55户146人收入不稳定的问题。3、通过土地流转帮扶解决3户5人疑似漏评的问题。4、通过危房改造解决非四类对象危房改造22户76人、四类对象危房改造53户166人住房不达标的问题;5、通过落实县委政府一清爽项目工作,解决1200余户居住环境清爽问题。6、在2017年两率一度整改和2018年动态调整期间,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反馈线索及逐村、逐组、逐户摸排共清退错评户187户821人。
二是结合实际,精准施策。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坚持产业带动,探索一条可复制的路子。一是立足传统优势提升现有产业。对现有苗木、水稻制种等传统优势产业,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按照“四跟四走”新路子,进行巩固提升。二是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新型产业。充分利用甘棠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源丰富等优势,积极引进光伏发电项目、温氏集团千头生猪养殖项目等,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稳定脱贫。三是立足文化优势挖掘潜在产业。抢抓甘棠镇被评为“全国重点镇”,燎原村、寨姓村纳入全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及大桥村美丽乡村创建点机遇,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带动增收。多方位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温氏养猪、光伏发电、村级园艺场、集体门面出租、集体资金入股分红等。目前,全镇已有溪口等10个村依托3个合作社将扶贫资金投入温氏养猪项目,且建立了长效利益链接机制,项目进展良好;大桥村联村光伏电站项目已完成验收,截至2018年10月,已送电上网7万多度;龙峰村依靠烟站、园艺场出租,建国村通过光伏租地受益;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镇党委、政府将结合各村实际,大力引导各村发展集体经济,彻底消灭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努力实现各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
全镇共有贫困户1008户3899人,其中已脱贫户594户2468人;2018年预计脱贫319户1224人;不宜脱贫95户207人;2018年脱贫后贫困发生率仅为0.88%。
2、经济实力获得新增强。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亿元(预计值,下同),地方财政总收入507.1万元,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4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1%、11.59%、8.65%。
一是抓住特色,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各村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水稻制种、苗木、烟叶、蔬菜、羊肚菌、涫溪蜜袖、青蛙养殖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应运而生。培养30亩以上种粮大户23户,成立水稻专业化种植合作社,狠抓大面积农业科技推广,全镇实现年均粮食播种面积达3.4万亩,其中优质中稻播种面积2.1万亩,烟晚稻播种面积470亩,实现粮食稳产1.3万吨。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通过项目推进和示范引导,建立了千亩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杨梅苗木生产基地。全镇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5000亩,全镇水稻制种产值预计达2千万元。杨梅为主苗木基地面积达2000亩,鑫源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面积达1000亩。溪口、甘棠村的青蛙养殖,规模逐步扩大;塘头、溪口、龙峰、平原村的烟叶种植475亩,年产烟叶1000担预计烟税创收14万元;紧紧抓住温氏扶贫养猪项目,全镇已建成投产4家温氏养殖场年出栏生猪6400头,高峰、溪口、陆村联建温氏扶贫养殖小区建设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二是着力重心,全力服务工业园区发展。完成园区征地37余亩,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批次37人次,为园区稳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建国村光伏发电、嘉顺华精密铸造材料、温氏集团靖州分公司总部等项目稳定发展,污水处理场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有力推动全镇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明确方向,大力繁荣商贸物流业。利用我镇交通优势,新建1个物流中心,着力打造县域物流中心镇,服务电商扶贫项目。新增农村电商网点5个,创造就业岗位15人,全镇12个村均建成农村电商扶贫示范点,平均每天网购寄来包裹400件左右,平均每天寄出包裹50件左右,电商平台更加助力脱贫攻坚。我镇杨梅苗木销售充分依托县杨梅节和“互联网+”,构建多渠道销售体系,实现销售收入1450余万元。2018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177万元(预计值),同比增长10.2%。
3、镇村面貌呈现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