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全力打好文化旅游“特色牌”,扩大知名度。三堂街已成功申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并被冠以“水岸小镇”的美称。我们要充分把握机遇,做好规划,加快推进湿地公园科普馆、水岸湿地度假园、湿地广场(游客中心)等重要旅游项目建设及相关旅游设施完善。要深入挖掘资水文化,开发商贾小镇文化,讲好龙牙寺的故事,作好万亩油菜田的文章,建设好郭家洲美丽乡村,通过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形式,吸引客源,将三堂街的特色文化推出去。
(三)重点发展“三大产”。一是主攻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特色农产品资源与现代农业相结合,鼓励和扶持笋竹、茶叶、中药材、酿酒等行业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不遗余力地优化营商环境,搞好政商关系。对镇内清溪竹缘、黄旌酒等优秀品牌农产品要大肆推广宣传,做强做响品牌,畅通销路,扩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使企业增销扩产,固本强基。对大闸蟹养殖、油菜种植等特色种养殖业则要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特色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二是鼓励竹胶板产业集约化发展。竹木胶板行业是三堂街的“土著”行业,多年以来发展存在位置分散、规模小、资金投入少等普遍性问题,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势必会淹没在发展的洪流之中。若能促成整个竹木胶板行业集约化发展,规划形成竹木胶板产业循环经济园,将资金、资源、技术加以整合,共享销售渠道,提高资源技术利用率,严守环保底线,就将逐步建立和形成行业优势,极大增强行业生存力和竞争力。
三是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加强对电商产业的支持与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为电商产业在三堂街的发展提供生长的土壤。引进“供销e家”“阿里巴巴”等成功的电商平台,鼓励电商“散户”和“大户”共同发展,对优势产品进行整合,将适合网销的产品作为重点发展对象,鼓励人们依托竹制品、土特产等特产经营网店,同时大力宣传推广,拓宽产品网上销售渠道。适时开办电商技能培训班,加大专业电商知识培训力度,让更多的人掌握开店及运营的技能,提高创业信心与能力。
(四)坚决打赢“四场仗”。一是全镇上下要知难不畏难,有苦不怕苦,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仗。切实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攻坚拔寨,继续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兜底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扶贫技能培训等工作,确保2019年脱贫746人。全面落实“双签约”、住房安全、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和“雨露计划”、基本医疗保障“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等政策,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对无劳动能力的要通过入股分红、光伏扶贫等形式,开辟政策兜底之外的收入渠道。提高脱贫成色,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返贫即入,应扶尽扶、脱贫即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可靠。
二是全镇上下要横下一条心,亮出精气神,坚决打赢国卫创建决胜仗。创建国家卫生乡镇是三堂街朝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是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根除陈规陋习的一次大好机会,全镇上下务必要抓住机遇、全力支持、主动参与、形成合力,一举成功。各村(社区)、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创建要求抓好整改,履职到位。对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等创卫“硬指标”,要强化调度,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投入使用。要高标准、严要求的对社区街道进行管理整治,坚决杜绝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摆乱设等不文明行为,让老百姓共享实实在在的创卫成果。
三是全镇上下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坚决打赢安全环保持久仗。全面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全面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把安全生产责任压力传导到位。严格按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一单四制”制度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级网格化工作机制要求,着力构建安全至上的工作格局,紧盯紧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大检查,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扎实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协调推进防汛抗灾、森林防火等工作,确保全镇安全形势稳定。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污染治理、对黑臭水体整治、对非法采砂的打击、对空气污染的防控力度。“以点带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明确王母和郭家洲为试点村,通过重组镇村保洁队伍,倡导乡村垃圾分类回收处置等方式,推行日清日运日处置的运行机制,翻开三堂街人居环境改善的新篇章。
四是全镇上下要聚焦惠民生、解民忧,坚决打赢民生保障阵地仗。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始终把为民办实事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增进民生福祉,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五保、低保、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着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师资力量的配备和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抓好校园及周边安全。统筹计生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规范镇区秩序,优化公共服务,有计划的开展好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和改善群众休闲文化生活。对地质灾害点进行分类治理,加强防汛抗旱预案完善及设施建设,储足物资,确保全镇防灾救灾能力水平持续提升。统筹推进民族、宗教、妇联、残疾人等各项工作,推动人民武装等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