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乡位于长兴县西北部,地处苏浙皖交界,历来以唐代贡品——紫笋茶、金沙泉而闻名,有“茶文化圣地、乡村游天堂”之美誉。乡域面积80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目前全乡域范围共有农家乐(民宿)586家,是浙北最大的农家乐集聚区。成功创建全乡域开放式4A旅游景区、全省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被列入文旅部文旅改革发展调研联系点,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夜间经济试点城市重点建设夜坐标等荣誉。成功承办海峡两岸禅茶大会、中国非遗制茶大会、第七届地域美术史研讨会、2024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等重要会议活动。央视纪录片《典籍里的中国·茶经篇》播出推广,反响热烈。
水口经济发展——生态优先、协调互动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共富之路,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美丽经济”新模式,以“全域旅游+”打造产业集群来推动水口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3年,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1亿元。全年游客量达525.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6亿元,创历史新高。现今,以乡村生活体验为核心,精准客源定位,水口摆脱了传统景区的“周末经济”和“假日经济",形成了全年都是旅游旺季良好态势。伴随总投资超30亿元的四月天杜鹃花海主题公园、畅野生态园、新月集咖啡、陆羽书坊等一批新业态成功开业,进一步引爆水口人气。
水口生态气候——森林乡村、天然氧吧
水口三面环山,东临太湖,具有特有的太湖气候,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生态优良,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负离子含量达10000个/立方厘米,整个水口如同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之内。境内顾渚山景区有银杏、金钱松、野大豆等数量众多的野生物种,以及白鹭、穿山甲等175种野生动物,其中16种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灿若金星的金沙泉水在唐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其产区——水口,被国家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山泉水十分丰富。
水口人文历史——《茶经》源地、禅茶一味
水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境内顾渚山因秀生茶,因茶扬名。陆羽的一部《茶经》更使顾渚山名扬四海。紫笋茶香气馥郁,汤色清澈,茶味鲜醇且回味甘甜,在陆羽的推荐下成为唐代贡品,续贡800余年,并在顾渚山下建成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茶厂——皇家贡茶院,吸引颜真卿、杜牧、白居易等100多位历代名人雅士来此游览品茗,人文景观蔚为壮观。其间更有西楚霸王饮泉处,千年古刹寿圣寺,始建三国赤乌年间,比杭州灵隐寺早100年,是水口渊源佛教文化的见证。另外还有境会亭、忘归亭、霸王潭、贡茶古道等多处富有价值的历史遗迹。
水口自然资源——山水毓秀、瓜果飘香
水口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由西向东倾斜。顾渚山位于天目山余脉尾端,夹在南川山、尧市山之间,形成三条平行的山谷。唐代贡品金沙矿泉水潜藏于花岗岩体,含有锌、锰、锂、铁、氡等多种微量元素,被定名为含锶、偏硅酸重碳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全乡拥有河流26条,总长77.9公里,水域面积2.042平方公里。此外,水口乡农产品丰富,主要有杨梅、茶叶、苗木、毛竹、芦笋、百合、特种水产等。目前全乡杨梅6035余亩,茶叶12500余亩,苗木9150余亩,毛竹林基地33148亩,芦笋285亩,葡萄1520亩,猕猴桃820亩,特种水产养殖1100亩,另外还有青梅、水蜜桃、樱桃等名优农产品1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