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镇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一、2019年工作总结
2019年是虹桥第一轮小城市培育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冲刺之年。一年来,全镇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小城市为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在推动虹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72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总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8亿元,同比增长26.1%;实现工业总产值153.6亿元,同比增长5.58%;其中规上工业产值96.8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18.54亿元,同比增长29.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9761元和33969元,分别增长9.1%和10.02%。
(一)产业基础有力夯实。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浙江乐清工业园区启动扩容提升,高精特新产业园(一期)80亩地块完成征地,镇东电子信息产业园进展加快;合兴、致威产业化项目建成投用,合兴汽电智能工厂项目(三期)列入省“152工程”。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累计达39家;新增工业企业技改备案项目15个、工业基建类项目11个、工业技术软件化项目44个;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2.43亿元,同比增长32.79%;实现新产品产值29.57亿元,同比增长10.52%。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入开展“三服务”“三助三红”“千名干部进千企”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道路出行、厂房验收、用电用水等各类问题143个;支持企业开展旧厂区改造,完成改造企业旧厂房8处、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完成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整治66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型商贸项目成功落地,乐商回归到位资金7.03亿元,同比增长9.2%。
(二)城市品质持续提升。现代商圈加速形成,红星美凯龙商城、华都天元广场、居然之家、1909广场相继开业,万清堂木雕艺术馆顺利结顶,乐虹湾、天虹墅、天元广场商住项目进展顺利,杏南商住地块出让完成土地报批,商贸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内外交通不断完善,吕东路、创新路、朝阳南路建成通车,104国道南复线、环城东路(Ⅰ标段)启动建设,环城北路拓宽工程启动控制性工程建设。湾底、邬家桥、连桥旧村改造项目相继实施,现代化小城市建设持续迈进。
(三)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在获评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全域环境整治,创成浙江省森林城镇,成功入选温州首批美丽城镇培育名单。全年处置违章建筑25万平方米,完成城乡危旧房整治16处;新建停车场7个,新增场内、路边停车位2600个;建设环卫驿站5座,改造公厕22座;新增公交首末站4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22座;完成幸福路、虹南路等4条路段亮化工程;提升、修缮了一批城市道路和人行道;新增绿化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完成东排河绿色长廊(二期)等项目建设;18个村(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进入排查设计阶段。
(四)民生福祉有效增进。校网调整稳步实施,杏南、文星公办幼儿园、五小、九小建成投用,新城小学、虹职迁扩建工程及仙垟、城东公办幼儿园建设推进顺利。文体事业持续繁荣,新建文化礼堂13个,新增一批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百姓书屋等精神文化阵地;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契机,成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百余场,元旦迎新晚会好评如潮。民生保障更加完善,退役军人、社会保障、扶贫助困等工作有序开展;为老服务成效显著,老协工作再上新台阶。民生实事有力推进,基本完成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有力推进20个镇级、128个村级民生实事建设,ETC推广应用顺利完成,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五)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围绕平安护航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总目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犯罪团伙16个,打处涉黑涉恶人员122人;大力开展各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安全生产基础有效巩固,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全力打好消防隐患清零“翻身仗”,实现“两类场所”整改合格率85%,通过验收10698户,3处挂牌整治点实现摘帽;坚决处置铁路沿线环境安全整治,10处隐患点全部处置到位。持续加强“雪亮”工程建设,新增9个村、367个视频监控系统安装,进一步完善全覆盖、无盲区的治安防控布局。应急体系有效建立,有力防范9号台风“利奇马”等自然灾害和登革热、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
(六)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农村改革有力推进,高质量完成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工作,撤并率达47.4%,积极做好融合发展后半篇文章,出台六大扶持政策,开展“十个一”融合专项活动,全面强化村(社)发展、服务能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完成年度粮食播种面积36000余亩,建立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千亩示范方1个、百亩高产示范方5个;建成高标农田600亩、粮食功能区提标工程3300余亩,顺利完成桥北粮食功能区农田排水生态工程、界屿土地整理、港沿建设用地复垦等项目。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有力实施农贸市场、村综合楼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实现总收入2.9亿元、经营性收入2.1亿元。峃前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文化示范村。
二、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工业用地严重不足;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较多、高新产业发展未能产生集聚;商贸业对全镇拉动效应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