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提升竞争力为抓手,树立环境品质新标杆。健全机制保长效。深化“两堂一院”等有效机制,月度亮榜竞赛,建立工作闭环,做好防反弹的后半篇文章,一厅堂一方案,谋划管理使用办法,让厅堂活起来。巩固保洁管理和绿化养护机制,探索建立村级保洁和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营;修订出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坚守一户一宅底线管理;加强核心区块建筑风貌保护性管控,继续强化古建筑修缮,杜绝破坏古镇风貌的现象和行为。美丽乡村抓全域。积极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标杆线路,实施美丽经济走廊项目,借势借力提升307省道、中龙线两侧路相、田相、园相、店相;以剡溪、龙门溪创建省级美丽河湖为契机,从安全性、游览性、互动性三方面着手,努力打造最美溪流和环溪观光绿道。全力推进各村新时代美丽乡村创建,打好“拆整建管美”组合拳,攻坚破题,打响大桥畈、路下畈、六村畈等老旧农居点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让外围的常驻居民享受到家门口的美丽“红利”。改革体制强活力。配合富春山居集团加快推进古镇旅游公司内部人事关系和工作职责调整,协同抓好环境提升、绿化保养、政策处理等工作,保持更新灯箱花架、内部陈设、标识标牌等景区配套设施,提升管理、规范日常维护等后续工作,全面提升古镇内涵和档次。引导景区原住民、商家为景区经营权更替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
三、以提升保障力为基础,拓宽服务民生新路径。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瑶坞至水厂、横岗至瑶坞、石塔山至沈坞等段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全力推进古镇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打通景区腹地交通环线。结合新时代美丽乡村项目,逐步解决自然村落内现存的“黄泥路”。稳妥有序完成龙门三村八亩口杭派民居分房,探索建立农村小区业委会自我管理模式;加快启动龙门七村渔公塘公寓房项目,在龙门五村、一村等继续探索传统自然村落存量盘活、有机更新等落地方案,进一步缓解住房困难问题。大力推进四线供水接管入户扫尾工作,实现供水,举全镇之力,推进古镇内部综合管线改造工程,保障城建集团施工顺畅,彻底解决景区业态群众 “水电污”等问题;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慎终如始,保障地方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灯光球场、龙门书院、花海健身广场等便民配套,努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关心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用足用好低保救助、五保供养、优抚安置等政策;争取更大医疗教育投入,为卫生院腰颈椎专科、小学人文办学等创新举措提供支持;深化新劳动教育,发挥群团组织优势,打响龙门公益服务品牌。开展好“迎亚运、展风采,党员在行动”等全镇文明素质提升行动,通过“文明家庭”评选、举办敬老礼邻居节等活动,弘扬时代新风,涵育文明乡风,让文明沁入龙门人的血液。
四、以提升治理力为保障,打磨社会管理新精度。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做好矛盾纠纷调解,优化“四个平台”和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完善风险排查管控工作体系,落实执法责任、提升执法效能。依托公安保障,继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公共交通安保、重点场所安全防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建设;重视古镇消防,开展平安镇村、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确保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持续强化综合治理。加快风景名胜区管理红线的合法划定,持续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联合消防、城管、市场监管、公安等力量,加大对乱停车、私搭乱建、占道设摊、出店经营等行为的执法检查,实行动态监管,维护古镇秩序,继续按照《村规民约》和古镇景区管理办法,做好宣传发动,提升古镇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和素质。
五、以提升引领力为龙头,打造阳光政府新形象。坚持党建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政府各项工作,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打造清廉政风。坚持重大事项向党委、人大报告,主动接受人大、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继续加大村级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建设,着力抓好“村务联席会”、“民情走访日”、“五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执行。提高运转效能。用进度说话,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加快推进新一轮复兴等各个重大项目,树立绩效考核导向,严肃监督问责,大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和提案,提高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