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21年工作目标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更是百江建设美丽乡村3.0版本和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地”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扣“一个中心”、扛起“五面大旗”,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轮驱动”,全力以赴打好“六大攻坚战”,以时不我待的姿态跑出美丽新元年百江速度。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县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超额完成县下达计划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强化特色,进一步加大主导产业优势
农业产业做大做强。以粮油、茶叶、特色水果等农业主导产业为核心,围绕数字赋能、科技赋能、文创赋能做大做强百江红、稻香樱语等品牌成为“明星产品”,全镇计划粮食播种9600亩。深入谋划农产品深加工文章,用工业化的思维做农业产业,加快谋划食品产业园建设,深化与中国水稻所、省农科院的产学研用合作,延伸农业产业链到深加工,做大农业企业服务输出,提高农产品产业链和附加值,围绕五统一建设好品质研究院、检测中心项目,建设完成返乡入乡创业园并市场化运营,谋划现代化、高标准的“万头猪场”建设。
双招双引精准发力。积极推进跃阔文旅项目、天子地康养基地项目、造型植物产业园等优质项目落地。借助乡贤和社会力量,引导科技、资金进乡村,青年、乡贤回农村,解决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和农民家门口致富的难题。聚焦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借力稻香樱语省级农业科技园,进一步延伸人才培养和招引链,吸引一批顶尖科技人才领衔的项目入驻,为百江产业发展夯实“智力支撑”。
重点项目提质增效。全面启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整乡镇农业产业推进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路驿站、百江之窗等项目落地见效。聚焦快递回归、乡贤回归服务百源湖、大野水岸、清水湾、七彩小镇项目建设运营。注重将本地红色文化等植入,拉长游览线路,丰富文化韵味。同时,加强与大地艺术节项目对接,不断精进完善旅游节点建设,以节点为媒,经济唱戏,谋划好双坞樱桃节、沙滩啤酒节、田园音乐节等节庆活动。
(二)着力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持续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打响“国字号”品牌,不断夯实土地改革文章,为全县土地整治提供百江经验。着力把“全域整治+”的规划亮点区块变愿景为实景。开展实施农田增效靓色行动,力争完成建设用地复垦项目100亩以上、垦造水田项目300亩以上、高标农提升项目1000亩以上,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土地支撑。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改革,继续推进宅基地优地优居计划,加强资产资源资金盘活和收储。
强化区域特色发展。按照“游在百江、住在百江、康养百江”的功能布局,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重点对小作坊、小木厂等五小产业进行集中整治,谋划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推进4个示范农居点项目落地。积极推进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完成A级景区村庄全覆盖,推进樱桃谷、“两山”产业、艺术乡村等项目落地,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标准地模式和坡地点式项目,通过项目集聚、联片联动、乡村经营等方式不断提升百江吸引力和知名度,与开发区等深化“飞地合作”,围绕职工疗养生态游、体验游、消费游,重点打造2条集餐饮、住宿、景点、采摘、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线路,不断刺激消费拉动内循环。
强化产业融合推进。整合百江诗歌和叶长庚将军等红色旅游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将军纪念馆建设献礼建党百年,做活红色经济。借美丽乡村3.0建设东风扎实开展乡村资源资产家底整合,聚焦村级消薄增收,进一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换资金。引导传统企业通过市场拓展、产品创新、品牌培育,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依托乐水小镇建设推进山水资源的保护与活化,在开源节流基础上创新管理,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通转化通道,以“六产”的思维推进农旅融合,围绕旅游六要素,推动文旅融合、乡旅融合,实现乡村面貌景观化、农事生活旅游化、乡风民俗产品化、农副产品商品化,在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着力夯实基础,进一步加快“五大乡村”建设
夯实绿色基底。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垃圾分类”“迎亚运山体修复景观提升专项行动”“碧水亮剑计划”等工作,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以美丽城镇创建为抓手,持续整治环境卫生、城镇秩序和村容镇貌,深入开展庭院、围墙整治等基础工程,积极打造美丽田园、美丽庭院、美丽农居、美丽绿道、美丽厂区、美丽林道等“美字品牌”,不断改善生态底板。
建设“五大乡村”。围绕“五大乡村”建设目标,按照“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巩固提升、打造升级”的要求,全力打造美丽乡村3.0版本。优化社会治理数字平台,加快建设“亲清地图”,推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融合;扎实推进联盟村“艺术乡村”试点建设,在村庄建设中融入艺术,在品牌打造中融入艺术,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中融入艺术,提升乡村价值魅力,激发乡村的内在潜能;以省级民主法治村创建为标准,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村夜话等活动,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更新,推动乡村文化转化为人人践行文明的内在自觉;持续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提升乡村的发展活力,让乡村成为美好生活的实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