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造美丽乡村。持续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示范村、景区村,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化“多村联创、多线联建”,积极推进金星乡村旅游精品线、东门渔乡风情带建设,新增A级以上景区村3个。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完善农村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长效机制,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大农村基础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探索村庄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不断提升乡风文明。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深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推动农村存量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力争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实现全覆盖。健全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分类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综合素养。加快培育农业领军人才,大力推动青年回村、乡贤回归、人才下乡,进一步壮大“农创客”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持续激发农民创业活力。加大金融惠民服务,深化普惠金融建设,着力解决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落实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计划,持续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攻坚战。
(四)聚焦生态宜居,高品质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抢抓高速、亚运机遇,启动美丽城镇创建,围绕“十个一”创建要求,加快推动美丽民居、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等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强化多规融合,高标准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推进番西门户区建设、东部新城开发,不断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加强城市有机更新,统筹推进老城区改造和保护修缮工作,持续抓好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治理改造,全面塑造城市新形象。完善市政设施,实施火炉头路杆线上改下工程,加快环卫总站和东部环卫站建设,逐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合力共建文明城市。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文明镇创建成果。深化婚丧礼俗整治,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共同维护文明新风尚。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健全城市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管理机制,着力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深入实施城乡环境“五治”工程,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治脏”、马路市场“治乱”、交通秩序“治堵”、背街小巷“治黑”、废气废水“治臭”行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全面巩固“国家卫生镇”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成果。不断深化“五水共治”,建成门前塘污水处理厂,加快启动和乐路、和义路、上塘里塘区块等一批污水收集工程,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创建。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以沿路沿线、“低散乱”加工点为重点,加快存量违建处置。深入推进滴漏撒专项整治,强化源头治理、重点区域管控,切实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水平,持续开展“十进”活动,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现城乡全覆盖。
(五)聚焦有效投资,高效率推动项目落地投产
千方百计抓引进。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深入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内资5.5亿元。深化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依托申菱机电、戴维医疗、飞日水产、若宇新能源等重点企业,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力争新签约项目3个以上。牢牢把握石浦高速建设契机,主动承接周边大都市优质产业转移,重点招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增强发展后劲。牢固树立扶持壮大本地企业也是招商引资的理念,推动本土企业与招商企业共同发展。
全力以赴抓推进。坚持“项目就是生命线”的理念,持续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按照“前期项目抓深入、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出形象、完工项目见成效”要求,大力推进12个县级重点工程和71个镇级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动建腾森鼎机床、康吉来海洋生物项目,完成若宇新能源汽车装备项目主体厂房建设,推动均富机电、强普生物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动建白云路、金山路延伸等工程,加快石浦高速建设、沿海南线海宁路至白云路段拓宽改建。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动建石浦客运中心、东部居家养老等工程,启动金山路安置区、幸福苑三期等项目建设。
攻坚克难抓保障。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建立健全项目协调推进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实行重大招商项目全程代办制,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力争一般企业投资开工前审批压缩至“最多80天”。攻克政策处理难题,强势推进番西区块改造、临海路改造等项目司法清零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阻挠项目征迁、干扰正常施工的违法行为,持续净化投资建设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企业债券发行申报等工作,不断增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
(六)聚焦民生福祉,高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文化强镇建设,加强海洋文化保护与传承,精心办好中国开渔节、“石浦十四夜”“三月三”等活动,不断扩大石浦文化影响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实施新港小学、番头小学、荔港学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动建申菱幼儿园,加快完成延昌幼儿园前期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打造“一院一品”“一科一品”,启动医疗康复项目,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增强镇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城乡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活动,不断增强全民身体素质。积极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改革与发展,持续推动关心下一代、宗教、侨务、统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