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聚力民生改善,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产业、就业、创业联动,继续深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拓展就业创业多种渠道。深入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宣传发动,抓好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提升参保率。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敬老院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切实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人员和“三无”人员权益。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抓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基本实现普惠性幼儿园全覆盖,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优化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推进健康惠民,提升医疗卫计发展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完成河头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年内建成5G基站4个,争取在集镇范围实现5G全覆盖。统筹发展公共文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和移风易俗,推进文化礼堂扩面提质,新建文化礼堂5家。三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社会稳定这根弦,完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统筹“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加强专职网格员的培训指导,不断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深入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等专项工作,切实把信访突出问题解决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加强社会各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努力实现平安河头“十七连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把职责使命扛在肩上,把政府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
(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提高科学施政能力。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进一步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全力打造“阳光政府”。
(二)加快建设责任政府,进一步提高执行落实能力。大力弘扬争先进位的奋进之风,高点定位、对标赶超,推动各项工作争一流、创先进。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的落实之风,面对任务不推不让,面对矛盾挺身而出,确保重大决策、重点工作立说立行、落到实处。深化目标绩效考核,做到有清单、有督查、有考核、有问责,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健全正向激励、考核评价、容错纠错三个机制,树立担当作为鲜明导向,客观公正评价使用干部,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三)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能力。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推动机关干部服务群众再深入,在解难题、办实事、暖民心中赢得群众支持。健全务实高效公共服务体系,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提高政务服务事项和“12345”热线办理实效,及时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切实担负起发展重任。
(四)加快建设廉洁政府,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事、厉行节约,优化支出结构,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做到保重点、控一般、促统筹、提绩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惩治各类腐败问题,从严查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