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我镇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主要指标稳步推进。截至2022年上半年,入库项目3个,总投资9.89亿元,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1万元;粮食播种面积10.1万亩。
特色产业保质提效。引导发展尖椒1000余亩;加强米槐、连翘管护;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种植金银花200余亩、板蓝根400余亩、发展黄芽等中药材茶饮深加工产业链;特色农产品司马草莓本种植季产出22万斤、销售额200余万元,目前进入新一季整备期。
重点工程发力推进。一是推进环湖产业带建设。“襄约·潮屿”青年网红旅社建设接近尾声,“襄遇·栖居”湖畔生态民宿建设如火如荼,分别将在今年五一、国庆期间投入运营;依托提档升级后的“襄缘·花海”不断扩大环宝峰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品牌度和影响力。二是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协调推进国电投襄垣上马风光储一体化100MW风电、100MW光伏项目和特变电工襄垣县100MW农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国电投襄垣上马风光储一体化100MW风电、100MW光伏项目已开工建设。三是推进宝峰湖康养小镇建设。积极引进中泽集团投资4亿元在赵村规划建设占地47.7亩的康养小镇。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前期手续办理,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四是推进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协调推进山西瑞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羊、鸡养殖场建设,该项目投资1500万元,目前已立项,入库。五是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投资1500万元对司马、流渠、土落、虎口、建华5个村开展街巷硬化、污水治理、环境改善等建设;积极申报省财政统筹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PPP项目,投资1200万元对虒亭、东坡底、返头、丰岩4个村进行“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实施2022年美丽乡村“一事一议”项目,投资600万元对蔡桥、暖泉、赤壁、小河、赵村、后湾新村6个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及产业发展壮大。
民生实事齐力推进。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镇60周岁以上第一针人群需完成5351人,目前接种5217人;实施完成危房改造4户;实施水网改造3.5公里;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0.95万元、供养金53万元、农村低保复核235户386人、城镇低保复核13户15人;持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发放抚恤和生活补助金105万元,办理优待证625个;完善村级道路硬化2.5公里;修复水毁道路20余公里。
改革赋能显著增强。一是打造综合执法队伍。结合我镇编制情况组建了一支46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其中,共有11人取得执法资格证,9人为专职执法人员;高频次组织学习了镇级行政执法事项清单49项及委托事项9项,并已开展行政检查5次。二是大力开展“清化收”工作。截至目前,合同清理方面,对2388份土地流转合同进行了鉴证,废除、终止52份;排查出“资金、资产、资源”等不规范合同368份,涉及金额269.42万元。清理不规范合同284份,涉及金额45万元。化解债权债务方面,全镇排查出村级债权3949条754.4万元,债务2092条1953万元,化解债权1248条258.03万元,化解债务422条549.75万元。收缴新增地源方面,对全镇非承包地块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新增地源19552.18亩,部分新增地源预计收费122.36万元,已完成62.23万元。
1、存在问题
回顾半年来工作情况,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村集体经济后继乏力。部分村把增加集体收入仅仅盯在了新增地源收费上,没有很好的研究发展特色产业及其他增收渠道,导致壮大村集体经济途径单一。二是招商引资项目引进速度还需加快,土地、环评政策落实推进程序复杂,过程较长,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推进缓慢。三是文化历史、绿水青山、资源禀赋等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2、下一步打算
一是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发展。始终把“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发展“特”“优”种养产业,实现粮食产量和畜牧养殖存栏量稳定增长。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探索中药材茶饮深加工产业链,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二是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鼓励引导农民和集体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从不规范合同中挖潜力,在陈年旧账中淘金子,向新增地源要效益,多措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年内3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达到80%。
三是继续推进环湖产业带建设。围绕“湖畔乡村生活旅居地、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带”总体思路,协调推进项目建设和农村发展政策落地,深化“环湖特色产业带”建设,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区位条件、资源优势选产业、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