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雪堰镇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孙 洋
(2022年1月2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雪堰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政协工委的监督支持下,五年来,我们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镇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产业强镇、旅游新镇、生态名镇、文化大镇”的发展目标,同力协契、踔厉奋发,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镇、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健康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等荣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行稳致远,综合发展实力日益增强。五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80.6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16.5亿元,同比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6年的4.2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6亿元,同比增长43%。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全镇“四上”企业净增82家,增幅达60%;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0家,增幅达12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入库43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近87亿元,增幅达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88亿元,其中工业投入约43亿元。新增总投资超千万元项目32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1个,超五千万元项目43个,列入市、区重点项目达23个。旷达股份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恒立气动、中铁建和旷达饰件被认定为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为企业争取科技创新发展等各类奖励资金约7000万元。农业质效进一步提升。中央首批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项目全面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园,冷链加工物流园(一期)、夏庄电商服务平台、桃果科技服务中心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创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水稻)基地,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7800亩。承办“农民丰收节”“阳湖果品节”等市区级活动,雪堰农产品品牌得到有效推广。三产潜力进一步释放。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增加近27.4亿元,增幅达149%。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建设,城西回民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山村、谷神庄园创成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雪堰桃花节”成为美丽经济的靓丽名片。有序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春赏花、夏摘果、秋品鲜、冬滑雪”的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雅浦村、新康村成为新的“网红”景点,湾镇旅游发展联动的层次有效提升。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共建小康,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五年来,我们在社会事业上下功夫,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民生建设实实在在迈上新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万元,增幅达47.5%。民生保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3.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676人,社保净增6974人,公积金净增3465人。推进“阳光扶贫”工程,实现脱贫356户594人。全面落实各类优抚双拥政策,不断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制,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有效运行。成立镇慈善总会,“一元捐”“一日捐”活动常态开展,新成立1个千万级光彩基金、12个百万级光彩基金,累计到账资金2780万元。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教育事业财政累计支出7.4亿元,校园硬件持续改善,雪堰初中道南楼、雪堰中心小学综合楼等575项校园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教育布局更加合理,成立2个教育集团,新增民办幼儿园2所,取缔非法幼托点1个。教育水平有效提升,累计增招区管校聘教师39名,镇聘幼儿教师50名,雪堰中心小学、潘家小学创成市“新优质学校”,并连续获得区素质教育质量评估一等奖。卫生事业财政累计支出3.7亿元,一批省市级特色科室建成使用,雪堰中心卫生院和武进人民医院、漕桥医院和武进中医医院分别结成“医联体”,周桥村、南山村等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雪堰中心卫生院创成二级综合医院。文体事业不断繁荣。《雪堰文化丛书》出版发行,“书香雪堰 悦读人生”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社区天天乐、戏曲演出等文化活动累计举办650余场。累计新建体育公园6个,增加面积约1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区前列。充分发挥镇体育总会作用,镇职工篮球联赛、足球邀请赛、乒乓球比赛等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影响力日渐加深。安全生产不断巩固。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镇安委会、专委会作用,不断巩固“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工作成效。完成国、省专项督查整改,坚持“惩教结合”,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力度,不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积极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项宣讲、“五进”活动和综合演练等,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持续加强出租房安全隐患整治,雪东村群租房示范点工作经验获国务院督查组肯定并在全区推广。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五年来,我们切实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责任,以“263”专项行动为主抓手,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完成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村4个、市级6个,陡门塘公园、吴韵公园被评为“生态绿城”优秀项目。打好蓝天保卫战。累计完成减煤7380吨,在全区率先实现“无化镇”目标。150家企业完成工业炉窑提升整改,120家企业完成VOCs综合治理,17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64家铸造企业开展“一企一策”整治,对落后产能坚决淘汰。加强秸秆禁烧巡查,严禁露天焚烧,40家餐饮单位完成油烟整治。空气质量总体向好,PM2.5年均值下降到24.9,空气优良率提高到78.3%,均位于全区首位。打好碧水保卫战。新建污水管网76.5公里,完成990家企业污水接管,建设排水片区146个、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85座。累计完成清淤河道153.8公里、河塘662处,巡河1.9万次。完成7条生态河道建设,腰沿河、城西浜、黄墅河等3条河道被评为“市五好河道”,8条黑臭河道完成“脱帽”销号。环太湖3公里范围内水产养殖清退成效持续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任务全面完成。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优Ⅲ类。推进净土保卫战。全面开展污染地块土壤状况调查,王允、浒庄、楼村3处历史遗留问题地块妥善处置,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