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25年工作任务(部分内容)
202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1%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3%以上;力争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一)实施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增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全员聚焦项目双进。坚持“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加大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力度,力争全年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9个,实到外资超1000万美元;力争在1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上实现突破。聚焦项目“三期”管理,推动3亿元以上项目开竣工8个,新认定“大好高”项目3个以上,力争“标准地”项目达产7个以上,全力支持物产中大产值冲“百亿”、冲“金象”。
全力拼抢要素支持。聚焦“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赛道,以全要素争取、精细化配置抢抓重大政策“窗口期”。发挥“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人才资源优势,力争认定市级人才创业项目4个以上,入选南太湖项目1个以上,申报入选“国千”人才1人以上。深入实施工业全域有机更新,加快三里塘、上兰山、污水处理厂等地块盘活利用,积极探索“联合供地”模式转化落地。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落实“三长兜底办”工作机制,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痛点难点问题。持续实施“益企乾行”专项行动,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出海建厂、抱团出海,推动成长型企业“上规上限”8家以上。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完善园区道路、公寓楼、商超、运动空间等配套设施。
(二)实施城镇能级提档行动,加快古城复兴整体跃升
规划引领融合发展。主动投身“都市德清”建设,发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千年古城复兴规划引领作用,有序推进镇区、园区控规、村庄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编制与完善。统筹乾元、康乾两地资源要素,聚焦产业、交通、文化、生态等10大领域,推动“康乾一体”首批10大共融项目取得实质性成果。
塑造更优城市形象。锚定“古今共生、共富共融、康乾一体”总体目标,高质量推进德清古县衙恢复工程,体系化推进溪西街历史街区、大家山“城市公园”、半月泉“东坡行旅”遗址公园等项目落地。有序推进飞云机械、蚕种场区块楼房和周边配套市政工程,加快推进新农贸市场搬迁工作。强化城镇综合管理,以财政运行绩效评价试点改革为牵引,进一步理顺城管委运行机制。
打响古城文旅品牌。进一步运营好赵家弄-余不弄历史街区、大家山古城墙等标志性点位,办好乾龙灯会等重点节会活动,加强与县文旅集团合作力度,丰富文旅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俞氏文化、县城文化等价值内涵,让古城文化味更浓、烟火气更足。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全方位宣传矩阵,持续扩大“老城关”影响力。
(三)实施共富先行示范行动,创造优质均衡幸福生活
更优路径提升乡村富美。持续推进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启动明星村、金火村“百千万”亩方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管线序化整治。推进农业重点项目“双大双强”,力争引育千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3个。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幸福渔仓”等项目建成投产,实现农业产业互助共赢。全力支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村均经营性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更大力度推动公共服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成乾元成校、县中心幼儿园扩容提升,鼓励民办幼儿园改革转型,推动恒星幼儿园开设“家门口青少年宫”。常态化运营好医康养中心,改造提升示范型养老照料中心,持续优化老年食堂、幸福邻里等未来场景服务。大力推动全民参保,积极鼓励慈善互助等医疗保障惠民见效。
更严标准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最优环境质量迎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持续加强秸秆焚烧、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等全领域监管,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国控断面水质全年稳定达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机制,扎实推进“非粮化”“非农化”整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新”行动,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