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回顾(部分内容)
2024年全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75.5亿元,增幅10.45%;规上工业增加值29亿元,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增长27%,其中制造业投资22.2亿元,增长38%;财政总收入7.36亿元,增长4.3%。
一年来,我们围绕项目抓经济,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新态势
双招双引提质增效。聚焦“323”现代化产业体系,锚定“高端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签约固投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3亿元以上3个;实到外资749万美元。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固投亿元以上项目开竣工16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8个;推动“标准地”项目达产4个。深化人才引育,入选国家级引才计划1人、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1个,认定市级人才创业投产项目2个。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坚持创新赋能转型升级,全年评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研发费达到5.3亿元;推动企业新上规、新上限6家。物产中大成功认定省级未来工厂、省级高企研发中心,并荣获全市“金牛”企业。持续优化存量空间,推动企业技改提升16家,整治低小散企业15家,完成老旧园区改造20万平方米。
园区基础稳步提级。上兰山区块工业有机更新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资金自主平衡,盘活工业平台157.1亩。“一园一策”开展物流园区综合整治,实现亩均税收增长2万元,同比增长50%。持续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启动南洋路延伸段等6条道路和园区工业配套楼项目建设。
一年来,我们聚焦品质促提升,释放了千年古城的新活力
重大项目高标推进。科学编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高标准推进德清古县衙恢复工程一体化方案设计,复建大家山段古城墙,人民广场地下停车场正式投用,成为全市首个旧改类综合地下停车场。持续完善民生工程,飞云机械等3个地块及新建农贸市场等楼宇全部结顶,东门粮库地块完成分房300余套,镇区管网提升工程全面完成。
文旅融合出圈引流。承办县治搬迁30周年系列活动,赵家弄历史街区火爆开街,新增文旅市场主体50家,同比增长19%。成功举办24届浙北乾龙灯会,获评十大“最湖州”民俗活动,缂金堂入选市级非遗工坊,新增县市级非遗项目5项、非遗传承人2名。不断巩固文化阵地,直街社区入选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新案例,金火村、幸福村分别获评省级文化示范村和3A级景区村。
城镇管理精益求精。以有序“放”、科学“管”的柔性执法模式推动文明提升,镇区隐患店招整改达98%,河畔茶摊经营不断规范,人民广场成功创建“席地而坐”城市品牌。创新“社区钟点工”模式,助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覆盖,溪旺公寓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聚焦城镇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城管委职能,完成镇区“正杆”“飞线”等专项整治,持续擦亮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形象。
一年来,我们聚力共富强“三农”,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现代农业培优根基。夯实稳粮增效基本盘,完成耕地连篇整治2500余亩,城北村等2村入选省级优秀项目,卫星村管线序化试点入选全省典型案例。聚力农业“双强”,“鸿利饲料”项目完成智能化改造并认定市级“大好高”,异宠龟繁育基地等5个项目成长为千万元以上项目,“幸福渔仓”、乐源健康项目成功争取省级重大激励项目补助1100万元。
集体经济不断做强。有序推进87个“强村志”项目,卫星村新建厂房项目竣工投用,城北村2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强村大厦、强村光伏等项目“持续造血”,助推村均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10%。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选市县级家庭农场2家,发展农创客35人,新增青年入乡标志性点位2个。
和美乡村彰显魅力。加强路网建设,完成联星村等“四好农村路”大中修2.3公里、桥梁加固3座,二绕连接线至殡仪馆道路实现通车,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完成整治,生态共富小流域项目全面竣工,东苕溪(德清段)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幸福村等3村创成“苕溪福地·红学故里”市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2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1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
一年来,我们坚守初心办实事,回应了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社会事业优质均衡。不断提升“优学”环境,乾元二幼创成省一级幼儿园,实现公办幼儿园“省一”全覆盖,乾元小学入选省现代化学校。强化“一老一小”服务,镇中心卫生院积极探索医康养改革,一体运营乾馨医康养中心,新增医康养床位64张,相关做法获省委书记批示肯定。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全镇0-3周岁每千人托位数达4.88个。明星村、齐星村获评市级健康村,幸福村入选市级健康村建设优秀案例。乾元籍运动员蒋继剑在巴黎残奥会摘得银牌,取得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