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总结(部分内容)
(一)坚持筑牢经济根基,发展能级稳步提升。一是量化完成重点指标。紧盯目标任务,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各项重点经济指标增速较快,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0%,规上工业产值、制造业投资等增速全区第一,前三季度规上工业综合考评全市前三。强化海域水温精准预报服务,紫菜连续三年丰收,产量同比增长10%。二是强化产业项目引育。成立靶向招商团,运达储能制造项目实现“三个当年”,西屋港能实现竣工投产、当年上规,祥运储能当年投产、当年破亿。加快海洋食品产业园、新能源智造产业园企业招引,新招新恒源、来禧乐等食品企业6家,新增盟电新能源、莱伊尔科技等升规上限企业4家。海洋食品产业园创成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田岙屿地块招商进度稳步推进,意向入驻企业浙江三团电器有限公司已完成项目可研、规划等前期工作。开展建筑行业专项攻坚,有力招引2家建筑企业,进一步做大辖区建筑业板块。三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建成投用运营农播电商基地,快速推进浙南冷链物流中心地下工程,开工35千伏输变电工程,启动霓屿供水管网改造,完善霓屿西海湾周边配套设施。加快投用集中供气、排污配套设施,开通园区通勤专线,补齐海洋食品产业园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园区服务中心,优化快递存取功能。
(二)突出抓好融合贯通,城乡品质提级焕新。一是政策处理为先。强力推进甬莞高速洞头支线政策处理,按照“4+5+1”工作构架,组建4个攻坚小组,全面完成海上退养、陆上搬迁、空中拆线、坟墓迁移等工作。全面梳理引调水、S211省道、海塘安澜等重点项目政策处理事项,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一条不漏”。二是项目建设为本。围绕霓屿新区打造滨海未来社区,配套道路、交通场站等项目全面完成。“童梦之境·滩涂乐园”一期工程年内完工,多彩海耕研学基地和紫菜记忆馆完成改造提升。建成桐心里公园、小石子公园等家门口“口袋公园”,投用霓屿新区、桐岙村居家养老中心,实现辖区居家养老和老年助餐全覆盖。三是安置提速为基。霓屿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通过市级审查,完成未来社区建设方案编制。启动正岙村土地分户工作和正岙中心街有机更新改造,并开展入户排查摸底。制定霓屿南片第二批搬迁安置计划及安置补偿办法,明确第二批搬迁安置范围和实施进度,完成搬迁代理招投标工作,切实改善霓屿南片居住困难户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展现新区人员集聚新气象。
(三)持续聚焦群众所盼,民生福祉日益增进。一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印发《霓屿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加大霓中路、滨海南路、安置房区域管理力度,开展各类监管检查26次,投诉处置率100%,共计拆除违章搭建11处,面积约1590㎡,遏制新建违建450㎡。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完成重大生态环保“七张问题清单”销号整治,提升改造布袋岙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成霓屿紫菜园至正岙约7公里污水管网,有力提升群众居住环境质量。二是加码推出幸福要事。结合“霓有话说”“书记家访”等载体,完成街村两级幸福要事41件。举办“红色星期天”、寒假公益冬令营、各类节日民俗活动等810场次,依托下社新设海耕主题研学开展“春泥计划”活动,惠及老人儿童2500余人次,“霓好”假日公益学校品牌被列入市未成年工作创新案例。长坑垄村、桐岙村爱心食堂接续投入使用,石子岙助餐点依托市福利院供餐,新增食堂就餐老人数70人次。打造海屿名园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单元,为“一老一幼一特”等各类群体提供精准服务。三是大力发展共富经济。紫菜党建联建获评市级示范,破解养殖精度低等产业发展痛点7个。多彩海耕、霞光共富工坊获评市级三星级共富工坊,吸纳就业群众337人,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联动“霓家厨娘”和繁星数字共富工坊,常态化开展厨娘带货直播活动,助力“两菜一鱼”等特色文旅农产品加速“出圈”,30余名霓家厨娘实现家门口就业。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抢抓两大机遇,加快同城一体化。抢抓S211洞头峡跨海大桥明年建成、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快速建设两大机遇,加快融入洞头主城区、“乐瓯洞”一体化步伐。一是政策处理兜底。持续做好甬莞高速洞头支线政策处理、配套用地、生活服务等属地保障工作,确保高速无障碍快速推进。加快实施霓屿南片搬迁,明年8月底前完成第一轮郎等、汪头自然村搬迁,加快开展第二轮、第三轮涉及的郎背、下郎、上郎等7个自然村搬迁前期工作。二是新区建设加速。提前谋划洞头南线新入城口建设,提速霓屿新区配套道路、服务中心等建设,加快投用南北公路、霓屿交通中心、海塘安澜工程。实施新区安置房立面改造提升,完善安置小区物业规范、环卫保洁、道路绿化等配套。谋划新区旅游业态布局,完善停车场、充电桩、特色餐饮等服务供给,建设游客驿站和古船木雕非遗体验馆。三是和美乡村提标。加快布袋岙、石子岙、正岙、同兴和美乡村提标村建设,推进桐岙、上社、下社产业融合发展,提速正岙、长坑垄等村居有机更新改造,全方位提升霓屿特色渔村魅力,力争实现和美乡村全覆盖。
(二)主攻三类产业,力争产值翻一番。以海洋食品、新能源智造、建筑新材料等3个产业为核心,全年至少新增规上限上企业6家,新增就业岗位500个。一是做强海洋食品产业。完成浙南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主体施工,提前谋划外输通道、物流配套、仓储质押等前期工作。依托冷链项目“龙头”效应,借力海洋生物科技孵化器,深化水产品精深加工等海洋新质生产力企业招引培育,谋划下社村100亩留用地建设海洋食品产业园二期项目。明年新增海洋食品规上限上企业3家,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二是提速新能源智造产业。加快推动田岙屿地块招商闭环,激活霓屿西海湾新能源产业板块动力。跟踪服务西屋港能加快投产上规,争取祥运储能产值翻番,紧盯三团风机意向落地事宜,争取一季度摘地,确保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结顶。力争今年年底前新增新能源智造规上企业3家,明年再增3家,新能源智造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亿元。三是壮大建筑新材料产业。依托瓯飞料场市场化处置,开发装配骨料、机制砂、石粉等新型石料,招引环保新材料、装饰材料等产业,完善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提高产业附加值,力争建筑新材料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
(三)攻坚三个重点,激活强村新引擎。一是聚焦村社换届。动态跟踪后备干部意愿情况,让想干事的进得来,通过梯队式、分层次培养,重点锻造“一肩挑”干部和青年人才队伍,实施“雏雁”计划,打造村级后备干部“蓄水池”。推动4名副书记提前进村履职锻炼,牵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政策处理、消防安全等重难点工作,通过攻坚展示能力、建立威信。二是聚焦海水养殖。充分利用滩涂、内湾、浅海和深远海优势资源,逐步引导养殖由个体型、人工型向规模化、企业化发展。重点做好紫菜、蛏子、海鸭高效养殖,拓展蟹公寓、牡蛎等装配式养殖,做好浅滩三期规模化海水养殖项目招引,力争海水养殖面积突破3万亩。三是聚焦惠民共富。推进正岙共享社·幸福里增档提星,创设“霓家厨娘”共富工坊直播间,谋划新增茂盛紫菜烘干等3个共富工坊,培养一批懂技术、能管理、善协调的共富工坊经纪人队伍。探索下社研学产业化运营试点建设,争取新开办民宿10家以上。创新正岙村企共建旅游业态开发模式,完成滩涂乐园改造提升工程二期施工,打造浙南最大的滩涂主题“亲海空间、玩海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