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补链强链”为重点培育增量,切实增强项目引育力。深入推行“链长制”,全力挖潜优势产业集群潜力,大力开展科技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代理招商,以世界500强、领军企业、央企名企、大院大所等为目标,重点推进一批掌握创造环节先进技术、处在制造环节前端领域、深度迎合数字化发展趋势的“高精尖”企业项目落户扎根。紧盯先进计算、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新钜科技、南洋科创等在谈项目实质落地。引进超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6个,其中超亿美元2个以上。聚焦金融科技、科技服务、数据安全等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影响力强、辐射力大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打造数字集群总部和产业高地。全过程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落实挂钩联系服务机制,加快中科晶上、中科寒武纪基地建设进程,确保18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6亿元。
以“数字赋能”为方向布局潜量,全面放大转型撬动力。顺应数字化发展大势,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大新型“硬科技”,推动主导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嫁接。率先实现中科可控安全可靠服务器、中科晶上5G通信芯片智能制造,攻关研发基于工业5G技术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探索推出线上诊疗、数字临床等智慧医疗服务,提升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构建诊断服务、技术改造、系统培育、打造标杆的全链赋能服务机制,重点实施“智改数转”项目200个,新增省级智能示范车间1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1家、星级上云企业17家。深化金融政策研究,优化科技金融布局,整合高新创投金融资源,积极打造线上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创设鼎丰壹号、紫牛医疗器械等总规模超50亿元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创新实施上市培育专项行动,助力3家以上企业上市。
(三)坚持人民至上的行动准则,奋力实现共同富裕、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幸福生活
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完善稳岗、扩就业政策,深化政校企人才交流合作,更广泛开展“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试点。拓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因病因残困难人员、弱势群体精准帮扶力度。启动实施新一轮54项重点实事工程。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持续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建成启用2所学校,新增学位2745个。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加快市二院整体搬迁、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建设。围绕“9073”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构建“医养融合”、分层养老多元体系,新增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2家。
用情用心丰富文化供给。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等主题,深入挖掘昆山传统文化及新时代“昆山之路”等优质题材,推出一批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高品质办好第十一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活动,高质量举办海峡两岸羽毛球赛等精品赛事,精心组织400余场文体惠民活动,推动建成“10分钟文体生活圈”。常态长效抓好文明城市建设,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携手陆放版画馆合作建设大渔湖城市展示馆,打造一批嵌入式城市书房、文明空间。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构建餐饮美食、休闲旅游、品牌制造、江南文化等一批文体旅商深度融合的消费集聚区。
有力有效抓好社会治理。全面承接城市管理办事处管理职能,延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格局,实现“人防+技防”治理能力协同提升,构建“镇—街道—社区—多元社会主体”四级责任体系。集成整合各类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端口,重点配置接入一批物联感知设备,拓展智慧小区建设规模。细化落实“平安微雕”“全民心防”工程。优化小区管理评价体系,打造“红管先锋”小区17个。拆除违法建设15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标准化厕所9座。用村民“小积分”撬动基层社会“大治理”,引导村民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重复信访、信访积案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四)坚持和谐共生的实践路径,奋力营造绿色低碳、安全有序的现代化发展环境
扎实筑牢生态基底。加快制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常态长效建立“能耗”双控管理制度,全力创建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探索发展环保产业,引进培育资源消耗低、亩均产出高、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经济、美丽经济。深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实施“屋顶计划”,加快光伏设施布点铺设,实现区域整体减耗。
全力阻断污染源头。全力做好中央、省新一轮环保督察迎检及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聚焦污染防治堵点难题,创新建设一批智慧监管项目,重点实施一批减排防污专项工程,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面稳定达标,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6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进一步提升。
从严夯实安全根基。慎终如始抓好“人、物、环境”同防,持续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统筹做好各人群、各剂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时刻做好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收治等各项准备,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关。按照“两个不放松”和“务必整出成效”总要求,更大力度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始终把专项整治“三年大灶”摆在安全生产工作最突出的位置,紧盯危化品、既有建筑、城镇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抓细抓实“举一反三”“四不两直”“规范提升”等风险管控举措,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化城市安全学校建设,增设5个教学点。巩固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滚动开展信息化管理和标准化创建,实现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全覆盖,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