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3日在玉山镇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镇长 罗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玉山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回顾和2021年工作总结
过去五年,是玉山镇昂扬奋进、砥砺“赶考”的五年;是玉山镇深入落实国家战略、坚定高举火炬旗帜、加快实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定位的五年;也是玉山镇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征程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玉山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市、镇两级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创新开路、改革攻坚,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经济发展、产业科创、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十四五”开局良好。
过去五年,我们书写了厚重提气、催人奋进的跨越诗篇,始终稳居“千强镇”榜首。地区生产总值从五年前的650亿元跃升至9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9.4%、10.1%、10.2%;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81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95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10.5%。再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国字头”称号,成为唯一入选首批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的县域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并整体建成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扬激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综合竞争力跻身国家第17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全国43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19位。国家高新区排名第39位,“五连升”24个位次。
五年来,我们聚力自主创新、聚集硬核要素,在助推自立自强中科创策源能级显著增强。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八个、省内第二个国家超算中心。承载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研究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更宽领域参与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构建紫竹(昆山)科技企业加速器等集成创新节点。联合打造理光创新中心、中标院昆山基地、中科长光研发中心等标杆型创新平台30余家,先行先试科创用地(Ma)办法建设鑫欣科创综合体,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孵化器8家。发布全国首个创新发展“双指数”,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实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提升工程,累计获得奖补超1亿元。阎锡蕴、周成虎等院士“头雁人才”团队先后扎根,新增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24人,省市“双创”人才和团队24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建成全国首家政校企工程类产教融合基地,联培硕士研究生174人,先进模式获省领导批示肯定。打造“三校两所”示范矩阵,实施产学研项目合作超36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811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644家。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产值65.3%、66.8%。
五年来,我们厚植优势集群、深耕转型沃土,在引领三大变革中现代产业体系活力迸发。迈胜产业创新中心、超算技术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平台启动申设。中科可控、中科晶上等“中字头”核心项目落子布局,“苏梦”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工业级5G终端基带芯片正式发布。迈胜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国产化落地。单体投资超10亿美元的丘钛智能视觉模组、富士康5G毫米波连接器等重大增资项目密集落户,实际使用外资14.5亿美元。富士康、通力、丘钛三大龙头企业突破200亿元产值大关,能讯、协鑫光电等“独角兽”培育企业集中涌现,新增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0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总量突破7家。参股设立产业基金18支,参投项目56个、合计投资50.9亿元。统筹实施“智改数转”项目超300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4家,腾出发展空间1822亩。
五年来,我们紧扣绿色低碳、聚焦城乡融合,在雕琢城市品质中优质空间形态塑造成型。高点定位打造昆山西部区域门户,完成7个控规编制单元及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等规划编制。高标准建成智谷小镇“城市眼”,入选全国特色小镇50强,大渔湾商业街成为打卡新地标。新建、改建市政道路27条,花园路—博士路、紫竹路等城区“断头路”实现贯通。完成房屋征迁91.8万平方米,实现S1号线相关路段、朝阳路西延等重点工程“清零”。改造老旧小区5个、32.9万平方米。拆违331万平方米。做强“优来谷成”“白渔潭”等农业现代化品牌。建成特色康居乡村5个、特色宜居乡村8个。玉山镇获评苏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镇。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5%,PM2.5平均浓度下降至26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稳定达标。新建公园18个,新增绿地110万平方米、湿地3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提升至33.4%。关停淘汰化工企业25家,整治“散乱污”企业及小作坊超1300家。全域覆盖“绿岛”设施,新增危废处置能力5000吨/年。
五年来,我们恪守初心使命、突出以人为本,在推进美好生活中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高。实施重点实事工程469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1000元。与13个省市60余所高校建立稳定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关系,引进高校学生8000余人,每万名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数950名。统筹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2.5%以内。新改续建学校24所,新增学位2.5万个。建成市三院内科病房大楼,对接引入上海优质医疗资源,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等“三大中心”落户共建。投用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14家。交付动迁安置房超65万平方米,解危D级危房45处。举办各类文体惠民活动1500余场。玉山美术馆、陆家衡美术馆等文体地标落成并向社会开放,基本建成“15分钟文体生活圈”。全覆盖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小区“三定一督”管理。总工会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暖企稳岗、员工接送、复工复产等多场硬仗。长效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蓝盾护航”、“331”等行动“组合拳”,揭牌运作城市安全学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