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农文旅结合和三产服务业发展不够;三是村集体和农民增收致富方法不够多;四是队伍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区第一次党代会确立了“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的战略目标,这是加快太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期。镇第十七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今后五年要建设发展更加强劲、生态更加优美、镇村更加靓丽、百姓更加富裕、治理更加有效的“共富小镇·美丽太阳”。站在新起点新方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实干意识、创新意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同舟共济,奋勇争先,全面开启新征程。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区委全会和区第一次党代会、镇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科学发展,依托“大天目”战略和大於潜发展规划,强化太阳特色产业引领,为建设“共富小镇·美丽太阳”,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十四五”规划,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到2025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6亿元,农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突破5亿元。完成上级下达的消薄增收、节能减排、空气质量等考核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实施“一三十”计划:“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及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实党代会确定的工作思路;“三”是全力打造“三张图”,即农民丰收图、文旅休闲图、乡村治理图;“十”是以打造具有太阳独特韵味的未来乡村场景为目标,着力开展平台优化发展行动、农业品牌塑造行动、农旅产业集聚行动、文化挖掘兴盛行动、全域环境整治行动、基层治理提升行动、交通外联内畅行动、民生福祉增进行动、数字经济引领行动、人才培育带富行动等“十大行动”。着重从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深化创新驱动,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挥“腾、转、育”作用,以“亩均论英雄”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五金工具特色产业品牌,开发利用闲置土地,盘活存量空间,完成低效用地整治提升。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和招才引智,引育一批新兴产业,五年内新招引项目10个以上,其中亿元项目占比不低于30%。巩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推进“非粮化”整治工作,确保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清零,做好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创建的后半篇文章,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旅融合步伐。做大做优现代服务业,围绕全区构建“百村千宿”旅游格局,加快培育现代民宿、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充分发挥山核桃、大米、生猪等产业优势,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响太阳农业品牌,构建农民丰收图。
(二)坚持绿色崛起,打造山水田园新生态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化“五水共治”,地表水三类水质实现100%,完成太阳溪流域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大气污染整治行动,实现镇村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垦造储备耕地1000亩。倡导绿色发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工艺装备升级,倒逼企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严格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强化生态刚性约束,全镇森林覆盖率保持82%以上,PM2.5平均浓度达到省市区下达目标,实现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突出协调联动,展现镇村统筹新风貌
坚持农业特色型美丽城镇创建和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联动,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和集镇控规编制,提升智慧化平台建设,实现“多规合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集镇工业平台有机更新,加快农旅开发力度,挖掘红色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培育发展新兴业态。加快形成外联内畅的道路布局,完成临金高速太阳段建设和横乐线、景云线等道路拓宽,推进102省道、329国道过境线项目实施,深入推进美丽河湖、美丽公路、美丽庭院建设,加强乡村建筑风貌管控,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努力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实现“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
(四)推进共建共享,提升群众生活新品质
促进文教卫体均衡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和持续增收,更好惠及全镇人民,确保行政村两项收入达到“8050”。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打造太阳非物质文化品牌,扩大“太阳庙会”影响力,科学保护利用太阳历史文化资源,支持辖区内教育发展,加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提高镇卫生院服务能级。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强化社会就业创业引导,深化“两进两回”工程。加大地质灾害点治理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保障群众居住安全。高质量做好征兵和退役军人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