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新集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13日)
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8.2万亩,单产稳步提高,总产逐年增加。总产量由2016年的61500吨增加到2020年68060吨。各项畜产品产值趋于稳定,平均每年1.05亿元。五年来,我镇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达38个,面积近40万亩,亩增产粮食75公斤,亩增效160多元,推广新技术12项,面积387万亩,每亩节本增效达100元,其中新品种小麦淮麦33、涡麦9号已成为我镇主导品种。...
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在8.2万亩,单产稳步提高,总产逐年增加。总产量由2016年的61500吨增加到2020年68060吨。各项畜产品产值趋于稳定,平均每年1.05亿元。五年来,我镇推广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达38个,面积近40万亩,亩增产粮食75公斤,亩增效160多元,推广新技术12项,面积387万亩,每亩节本增效达100元,其中新品种小麦淮麦33、涡麦9号已成为我镇主导品种。...
2021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亿元,年均增长15%,完成税收收入798万元,年均增长27.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0万元,年均增长5%;完成招商引资1.14亿元,年均增长37.2%,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提高。...
2022年江口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镇财政收入达到1650万,增长10%左右;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达到35%以上,到2026年达到5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超过全县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县第一方阵,人民幸福指数稳中求进。...
全镇共有企业5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工业集聚区吸纳企业18家。五年来,引进兰江汇港、安徽继豪塑业、浩屿钢构、鑫洋工艺品等企业20家,投资达20亿元以上。2021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入库企业4家,新增安徽浩屿钢构有限公司、安徽鑫洋工艺品有限公司2家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五年来累计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4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8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1亿元,年均增长18.2%。五年财政收入总量达到3775.77万元,年均增长6.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7588万增加至10998万元,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保持基本一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023元增长到15677元,年均增长19.8%,高于全县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36:25:39,二产经济实现高标准起步,商贸经济占比明显提升。...
五年来,南照镇财税收入累计1.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个,达到12家,工业产值提高到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超过1.55亿元,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农业发展步伐稳定,粮食亩产连续五年达到700公斤以上;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6.1%,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先后获得安徽省第三、四、五届文明村镇,2018、2019年度全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9年度全县食品安全先进单位,阜阳市2019年度、2020年度零上访乡镇等荣誉。...
抢抓机遇,全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立足镇域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谋划、引进优质项目,做强特色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电子制造、服装加工等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积极宣传惠企政策清单,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精简办事程序和审批流程,加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推深做实“四送一服”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释放农村发展潜力,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税收入突破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全域整治。2022年全镇第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开门红,达1.4亿元。...
五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财政收入13.8亿元。先后荣获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排名第10位、村嫂理事会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城镇和安徽省电商工作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
2022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4610万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2021年,完成财政收入4395.6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完成规上企业产值2.8亿元,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方经济增长同步。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三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上半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150.82万元,累计财政支出1777.63万元,实现税收业务费收入20.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2.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5601公顷,总产量16.9万吨,其中,粮食收获面积2473公顷、产量1.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128公顷、产量15.5万吨。肉类总产量688吨,水产品总产量157吨。...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016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
配合市、区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征迁工作,全年启动13个项目,涉及7个村居965户,房屋面积21.5万㎡,完成征地1373亩,拆除768户。奥莱小镇、淮宿蚌城际高铁、合一冷链三期、滨河路、滨河小学、公交首末站、中环线南侧35千伏高压电缆铺设等项目已完成征地并交由施工方进场施工。二号沟整治、吴小街城中村、九台城中村、吴大台城中村正有序拆迁中。科技贸易学校扩建,淝河路小学项目已完成前期摸底并开始征迁。持续加强违法用地及违章建筑整改工作,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违法用地图斑,加大整改力度,拆除38宗,复垦面积约300...
截至6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完成财政预算收入4920.26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的51%;完成财政预算支出4770.32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的50.54%。其他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平稳有序推进,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伊始,面对征迁遗留问题多、信访维稳风险大等困局,全乡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顺利完成禹会区微机电双创产业园项目、中环水务项目、蚌埠商学院二期项目、禹会区新能源产业园、电子器件产业园项目等5个项目的征收任务,征收土地约1000亩,交付净地900余亩,月底前将完成禹会区涂山-黑虎山森林防火巡护道设施项目、六公里商业商住用地B地块项目丈量。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征迁难题,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大事,征迁拆违工作在全区考核位列首位。...
围绕商贸强区战略要求,广泛开展“四送一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重点企业“四送一服”覆盖率10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5万元。强化以商招商、楼宇招商,新引进企业27家,新增税收2000万元。艺博建筑装饰、众致玻璃等4家企业完成“四上企业”入库,万达广场获评省级绿色商场。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宏业路G地块主体竣工;宏业路B、F地块提前交付净地,分别征迁1267户、1041户;小王庄拆迁基本完成。...
燕山乡是蚌山区的“南大门”,交通优势更加明显,燕山乡作为蚌山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区位优势更加显著,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城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这都为推进燕山乡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基础优势。特别是全乡政治生态良好,干部队伍忠诚担当实干,努力打造美丽蚌埠后花园,建设高标准“一体化”南部新城,成为全乡上下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是充分利用市、区建设“南部新城”的整体规划优势、依托我乡中环线、黄山大道周边、迎宾大道周边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建设“生态人文居住区、文化科教创意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为总体思路,紧抓机遇,围绕“一集两轴三片”的发展布局,打造黄山大道电子商务及总部经济带、中环线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一集两轴三片”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体验带。...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分别完成77.08亿元和3.3亿元,是2016年的1.23倍和1.75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46%和12%;各类市场主体净增5972家,总数超1万家;工业产销年均分别增长9.8%和1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3.8:43.9:52.3预计调整为3.5:42:54.5。累计招引九号科技、聚盟智慧物流园、翰思环保装备等省、市、区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超149亿元。...
五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创新工作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是2016年的1.5倍;规模工业总产值125.5亿元,是2016年的1.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亿元,是2016年的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9万元,是2016年的1.5倍;人均纯收入达28015元,是2016年的1.5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协同发展为谋划思路,推进城乡整体焕新,“融”的程度不断加深。配合推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空港国际星光城加快建设,新航广场一期、二期城市功能项目建成投用,空港八村顺利交付,安置房屋1076套,新建、扩建镇级道路12条、桥梁6座,完成汤庄老集镇安置小区车库清理和雨污分流工程。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领证,建成70条“四好农村路”、5个村级防内涝工程和2150亩高标准农田,全镇村组集体资产总额从6.4亿元增长至8.1亿元,温寺村、鸦鹊村、邱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等多项国家...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促转型,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是2016年的1.88倍,人均GDP达到19.8万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亿元,是2016年的1.7倍。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完成工业总产值670亿元,是2016年的1.67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60亿元,年均增幅10.9%。...
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加强与市三农创新发展集团合作,统筹规划,加快镇域水利设施建设,利用高阳废弃矿坑等现有资源,实施矿坑水系连通调水工程,着力解决蓄水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高标准农田扩面增效。二是积极争取省市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扶持塔耳堡中心社区、高阳社区、角兰社区,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后期管护。三是维护好小农水工程,疏通镇域河道水系和农田沟渠,实现渠系联网,确保旱能浇、涝能排。四是统筹推进农田林网建设,结合北孟实际,实施储备林工程,全面完成胶莱河林场建设。...
抓好龙港新材料年产41万吨无机硅化物产品、润华纺织现代化云仓直播基地、宠有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水生动物饲养设备、元利化学集团高分子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加快培育以瑞其能、龙港硅业为代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赋能饮马的高质量发展;抓好以新美达、雅美、润华为主的纺织生产行业,助力传统纺织企业搭上电商快车,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优化提升以中云、派康、凯德、会凌等企业为主的塑机制造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塑料管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以金浩面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以泰源和农为龙头的饲料研发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