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县慎城镇2022年国民经济与发展规划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税收入突破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全域整治。2022年全镇第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开门红,达1.4亿元。...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财税收入突破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全域整治。2022年全镇第一季度实现财政收入开门红,达1.4亿元。...
五年来,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业总产值2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财政收入13.8亿元。先后荣获全省经济实力百强镇排名第10位、村嫂理事会工作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城镇和安徽省电商工作示范镇等荣誉称号,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
2022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财政收入4610万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2021年,完成财政收入4395.6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完成规上企业产值2.8亿元,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方经济增长同步。较好地完成了镇十三届人大九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上半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150.82万元,累计财政支出1777.63万元,实现税收业务费收入20.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2.3万元。农作物播种面积5601公顷,总产量16.9万吨,其中,粮食收获面积2473公顷、产量1.4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128公顷、产量15.5万吨。肉类总产量688吨,水产品总产量157吨。...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5016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6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
配合市、区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征迁工作,全年启动13个项目,涉及7个村居965户,房屋面积21.5万㎡,完成征地1373亩,拆除768户。奥莱小镇、淮宿蚌城际高铁、合一冷链三期、滨河路、滨河小学、公交首末站、中环线南侧35千伏高压电缆铺设等项目已完成征地并交由施工方进场施工。二号沟整治、吴小街城中村、九台城中村、吴大台城中村正有序拆迁中。科技贸易学校扩建,淝河路小学项目已完成前期摸底并开始征迁。持续加强违法用地及违章建筑整改工作,根据国土部门提供的违法用地图斑,加大整改力度,拆除38宗,复垦面积约300...
截至6月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完成财政预算收入4920.26万元,占年初预算收入的51%;完成财政预算支出4770.32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的50.54%。其他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平稳有序推进,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今年伊始,面对征迁遗留问题多、信访维稳风险大等困局,全乡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顺利完成禹会区微机电双创产业园项目、中环水务项目、蚌埠商学院二期项目、禹会区新能源产业园、电子器件产业园项目等5个项目的征收任务,征收土地约1000亩,交付净地900余亩,月底前将完成禹会区涂山-黑虎山森林防火巡护道设施项目、六公里商业商住用地B地块项目丈量。解决了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征迁难题,干成了多年想干而未干成的大事,征迁拆违工作在全区考核位列首位。...
围绕商贸强区战略要求,广泛开展“四送一服”,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重点企业“四送一服”覆盖率100%,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95万元。强化以商招商、楼宇招商,新引进企业27家,新增税收2000万元。艺博建筑装饰、众致玻璃等4家企业完成“四上企业”入库,万达广场获评省级绿色商场。全力推进项目攻坚,宏业路G地块主体竣工;宏业路B、F地块提前交付净地,分别征迁1267户、1041户;小王庄拆迁基本完成。...
燕山乡是蚌山区的“南大门”,交通优势更加明显,燕山乡作为蚌山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区位优势更加显著,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一批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城区发展空间不断优化。这都为推进燕山乡高质量发展集聚了基础优势。特别是全乡政治生态良好,干部队伍忠诚担当实干,努力打造美丽蚌埠后花园,建设高标准“一体化”南部新城,成为全乡上下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是充分利用市、区建设“南部新城”的整体规划优势、依托我乡中环线、黄山大道周边、迎宾大道周边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建设“生态人文居住区、文化科教创意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为总体思路,紧抓机遇,围绕“一集两轴三片”的发展布局,打造黄山大道电子商务及总部经济带、中环线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一集两轴三片”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体验带。...
综合实力稳步攀升,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分别完成77.08亿元和3.3亿元,是2016年的1.23倍和1.75倍,年均增幅分别达到5.46%和12%;各类市场主体净增5972家,总数超1万家;工业产销年均分别增长9.8%和10.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3.8:43.9:52.3预计调整为3.5:42:54.5。累计招引九号科技、聚盟智慧物流园、翰思环保装备等省、市、区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超149亿元。...
五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创新工作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亿元,是2016年的1.5倍;规模工业总产值125.5亿元,是2016年的1.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4.2亿元,是2016年的1.7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9.9万元,是2016年的1.5倍;人均纯收入达28015元,是2016年的1.5倍。...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协同发展为谋划思路,推进城乡整体焕新,“融”的程度不断加深。配合推进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空港国际星光城加快建设,新航广场一期、二期城市功能项目建成投用,空港八村顺利交付,安置房屋1076套,新建、扩建镇级道路12条、桥梁6座,完成汤庄老集镇安置小区车库清理和雨污分流工程。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领证,建成70条“四好农村路”、5个村级防内涝工程和2150亩高标准农田,全镇村组集体资产总额从6.4亿元增长至8.1亿元,温寺村、鸦鹊村、邱庄村荣获“全国文明村”等多项国家...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增长、促转型,经济实力持续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亿元,是2016年的1.88倍,人均GDP达到19.8万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7亿元,是2016年的1.7倍。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完成工业总产值670亿元,是2016年的1.67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560亿元,年均增幅10.9%。...
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一是加强与市三农创新发展集团合作,统筹规划,加快镇域水利设施建设,利用高阳废弃矿坑等现有资源,实施矿坑水系连通调水工程,着力解决蓄水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高标准农田扩面增效。二是积极争取省市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扶持塔耳堡中心社区、高阳社区、角兰社区,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做好后期管护。三是维护好小农水工程,疏通镇域河道水系和农田沟渠,实现渠系联网,确保旱能浇、涝能排。四是统筹推进农田林网建设,结合北孟实际,实施储备林工程,全面完成胶莱河林场建设。...
抓好龙港新材料年产41万吨无机硅化物产品、润华纺织现代化云仓直播基地、宠有家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水生动物饲养设备、元利化学集团高分子材料等重点项目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加快培育以瑞其能、龙港硅业为代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让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赋能饮马的高质量发展;抓好以新美达、雅美、润华为主的纺织生产行业,助力传统纺织企业搭上电商快车,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优化提升以中云、派康、凯德、会凌等企业为主的塑机制造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塑料管材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以金浩面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以泰源和农为龙头的饲料研发加工、...
根据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考核体系,紧盯“1+3”重点产业,积极发挥大沽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依托大沽乡山林绿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全力发挥好上淮村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桃花坞生态农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引进农产品深加工或绿色工业企业落户大沽。...
“2+X”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做好“2+X”示范点建设,成立了示范点建设工作专班,由三名经验丰富的班子成员分别任推进组长,全力以赴推进示范点项目建设,每个星期召开工作汇报会,每半个月开展一次专题调度会,截止目前,我乡已拆除马迹村示范点空心房、危旧房10163平方米,拆除安福村及圩镇示范点空心房、危旧房6909.88平方米,有效的保障了示范点项目建设进度。...
这一年,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我们坚持打基础管长远,抓项目促发展,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龙下村、马头村、九联村坳上、王沙村里背、文明村溪背、武村村苏屋、洋坑村老屋等7个安全饮水工程,农户集中供水入户比例接近100%;建成田埠村存坊灌溉水陂284米;修缮了九联村寺底、洋坑村罗家等破损路面3050平方米,建成田埠村莲塘、武里村老屋等村组道路1715米,改善了村组交通条件。...
重点围绕唱响红五军团诞生地红色品牌,加快红五军团诞生地文化公园、“宁都起义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标志性交通岛和界碑、仁义文化体育公园等项目进度,采用节点、雕塑、路灯、墙绘、标语等形式在全乡范围内植入红色元素。全面弘扬仁义文化。力争在下半年完成“仁义诗社”挂牌,在全乡范围内广泛邀请热爱诗歌、热心家乡事业的乡贤群众加入仁义诗社,持续发展壮大乡村文化事业。全域挖掘乡土文化。在实现固厚黄粸生产产业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乡村土特产品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推动乡土特产“走出去”。办好“固厚年货节”,提高固厚农副产品知名度...
截至目前,三个示范点建设基本成型,已完成设计工程量的90%以上,力争7月底全面完工。圩镇建设火力全开。启动固村镇振兴大道建设,预计年底通车,该大道长1公里,宽50米,双向六车道,是宁都乡镇第一条人车分流和六车道的圩镇主街道,振兴大道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固村圩镇城市品位;抢抓有利时机,重新启动了吉龙小学项目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土方开挖作业;中心卫生院易址新建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即将进行土地平整和杆线迁移工作。...
。1-9月,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6亿元,同比增长18.46%;实现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27.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同比增长24.6%;完成工业总产值384.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216.4亿元,同比增长30.8%和32.1%;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5.6亿元,预计增长16%。...
2021年,全镇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9.91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5.6亿元,同比增长26.5%;预计实现外贸出口额24.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8.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1亿元,同比增长46.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