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陶老乡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截至目前,2021年财政收入1554.7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7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0元,较2016年增长75%,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
截至目前,2021年财政收入1554.7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7亿元。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1.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0元,较2016年增长75%,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
2021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9.678亿元,同比增长5.19%;规上企业增加值7840万元,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28元,增长5.66%。...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为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在支持农村经济、繁荣农村流通中的作用,这五年来我镇共修建农村公路132.47千米,总投资金额6543千万元。省道S317长7公里,县道张陈路、韦艾路养护共计8公里。我镇在完善农村路网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建设产业之路、致富之路是振兴我镇的基础性工程。...
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流转面积达2.937万亩,坚持把中药材、经济果木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种植经果木林2000亩,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优质红薯5000多亩,牲畜存栏8000头,渔业养殖水面700多亩,占全镇总面积的51.4%,探索发展集中连片、规模高效的新兴产业经营模式,集约化生产效应凸显。...
2021年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0亿,年均增长5%;财政收入1500万元,年均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3.3亿元,年均增长9.45%,招商引资5亿元,年均增长8.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年均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万元,年均增长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利完成。...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重大项目完成预期目标,宋集商贸城小区、308套的安置房项目、商用居民小区、宜购广场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之中;阜阳人民医院宋集分院新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大楼及配套工程正在施工;沿临艾河公园一期二期项目已建设完成;宋集社区全部实现亮化。...
五年来,全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53万元,年均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年均增长2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9343元增加到2021年10160元,年均增速8.7%,按时按质完成了第三次农业普查、第四次经济普查和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创优“四最”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拓展招商领域,建成杂技特色小镇、中原牧场牛羊交易大市场和第一养殖小区等重点项目。...
1.农业转身成效明显。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托管模式持续推广,强化耕地保护,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镇土地面积5.21万亩,土地流转3.2万亩,流转率达61.4%,其中“一村一品”土地流转1822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初具雏形,带动就业129人,其中脱贫户56人。土壤改良1.35万亩,开挖塘堰(坝)6座,新打机井70眼,疏浚沟渠13.9公里,新建农桥29座、涵洞58座,节水灌溉1000亩;临泉县富通农联已与我镇5个村委会达成...
立足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2016年以来,工农业总产值累计达27.4亿元,累计完成公共财政总收入7380.7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2亿元,招商引资12.4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7987.6元。规上工业增加2两个,实现规上工业零突破,其中江苏林洋集团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占地600亩,套种油牡丹近1000亩,总投资2.6亿元,年产值3000万元,带动就业60余人。全镇中小型企业30余家,包括中药材加工点4个,电商平台5家,新增商场、超市、服装及食品加工厂15个。2021年,新增规上企业临泉县顶诚...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截止到2021年底,全镇生产总值10.18亿元,财政收入1856万元,同比2016年,分别增长280%和225%,居民存款余额23.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并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始终把财税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以提高收入质量为抓手、以厚植税源为切入点,进一步做活增量、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一是坚持招商优先。镇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打扫好屋子再请客”的做法,不断净化社会风气、打造诚信老集,进行追根招商、以商招商、推介招商。引进红薯、芝麻、生姜等深加工企业。二是加大特色种植。围绕红薯、生姜、芝麻等农副产品深加工,畜禽养殖及上下游供应链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落地建设项目16个,投资2.79亿元,在谈企业9家,计划投资2.68亿元。三是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每月...
一年来,我们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特色发展加快推动“工地变工程”“资源变资本”,综合经济实力量质齐升。大项目强劲领跑,项目数及投资额均有大幅度增长,财源建设多点支撑。喜宝鞋业年产150万双安踏品牌鞋面加工项目、年产5000吨珍稀食用菌智慧方舱农业项目、中原牧场第三养殖小区项目、虎头姜交易市场项目、临泉县双孢菇基地项目等一批大项目纷纷落地高塘,全年开复工项目十余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家。我镇产业项目建设工作得到副市长郑久坤的高度评价。...
五年来,产业调整不断优化。农业转身成效显著,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超过6万吨,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社173家,家庭农场203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建成安农大皖西北综合试验站,临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工业突围扎实推进,建成1.17平方公里的临泉食品产业园,入园企业21家,涵盖农副产品、食品加工、饲料、出口贸易等多个领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第三产业充满活力,限上商贸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2358家。...
五年来,全镇财政收入屡创新高,五年间累计实现财政收入3000万元以上。2021年更是实现财政收入1289万元,同期同比增长率、超额完成本年序时任务率均居全市第一,全年财政收入位居全市第五,比“十三五”初期财政收入增长了3.8倍,这是我镇发展历史篇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十四五”开局打出一个开门红。...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00万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120万元,同比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5150万元,同比增长18.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61万元,同比增长9.5%;财政收入192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00万元,增速1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
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工业企业49家,主要产业有渔具、服装、纺织,年均工业产值12亿元,税收1000万以上。双创园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了占地87亩工业孵化器,总建筑面积86345平方米。现园内共有规上企业13家,1700多人就业。泉阳双创园先后获评为安徽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安徽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阜阳市“接你回家”创业示范园。...
现代农业优化升级,全镇粮食作物收获面积4.9万亩,总产量5.16万吨。全域流转土地、托管服务耕地面积2.6万亩。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6亿元。全年新入固定资产投资库企业3个,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新开工项目3个,总投资1.32亿元。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1亿元的晟达新型建材项目正加速建设,示范农居项目即将启动建设。...
我镇紧扣“项目攻坚”工作主题,持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五年来累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1次,接触洽谈项目23个,在谈项目3个,签订合同项目8个,在建项目2个,已建成项目3个。推进了晟硕家庭农场淮山羊养殖项目、牧原五场生猪养殖项目、吉舜牧业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咱家田大田托管项目、食用菌产业园建设项目、颍泉酒厂灌装白酒项目等项目建设。融城职教园一期项目征迁面积380亩,已完成拆迁390户133200平方米。职教园新陶安置区征迁面积87亩,需拆迁8...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较快发展的五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475亿元,年均增长5.2%;累计实现税收55.5亿元,年均税收11.1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入库41亿元,年均投资8.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1876元增长到17680元,年均增长9.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增长稳健。全镇生产总值达14.15亿元,同比增长7.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万元,同比增长7.6%;固定资产投资5671万元;规上工业企业产值3.88亿元;累计完成实现1057.82万元税收,完成序时任务百分比149.18%。...
这是经济提升,产业优化的五年。高效推进土地规模种植,常年蔬菜、中药材、经果林种植面积在9500亩以上。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培育和建成了梦佳怡家具制造、共赢牧业生猪养殖、致富农场千亩经果林、速达山羊养殖等一批工业农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近2亿元。稳定商贸业发展,引进较大型商贸、商超经营主体3家。先后完成《芦村镇总体规划》、《芦村镇淮山羊产业发展规划》等,增强规划引领力。2021年底,全镇居民人均纯收入15213元,比2017年增长51.33%;五年来累计完成财政税收2679.9万元,保持全市同类乡镇先进位次...
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布局,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培育了佳褀农业、齐岗食用菌等一批带动性强、产业层次高的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王寨葡萄、东张蔬菜、三和彩叶树等产业基地,羊肚菌、阳光玫瑰葡萄等特色农产品脱颖而出。今年三和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100万元,大董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达到80万。开工建设万福沟、邴陈沟水系治理等项目工程,投入资金 1110.88万元实施三个贫困村道路提升。累计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21个,投入资金975.48万元。按照“一心、四带、五区、六片”总体思路,完成2019—2022...
2016年底至2021年底,镇建成区内,财政税收收入从1397.72万元增至3740.51万元,年均增长34%;年生产总值从46.6亿元增至60.2亿元,年均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3亿元增至5.8亿元,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规上企业从2家增至6家,市场主体从2786家增至5324家,年均增长508家;共签约引进项目50余个,计划总投资36亿元,落地建设43个,其中投(试)产36个。2021年底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8元,比2016年底增加5406元,年均增长1...
五年来,全镇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顺利完成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全镇贫困人口1721户3991人全部脱贫,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群众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脱贫攻坚获得全胜收官。同步做好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
过去五年,靳寨乡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遵循“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奋力实施招大引强和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园区1.5万吨污水处理厂、35KVA变电站项目投入运营,220KVA变电站建设快速推进,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集群效应更加突出。成功引进重庆瑞琦、奥邦等高新企业,新增规上企业14家,新建投产项目16个。现有规上企业3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家,省工程实验室1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家。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