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6月末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1亿元,同比增长7.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50万元,同比增长21.2%;规上工业总产值6.14亿元,同比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3.13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生产总值7.25亿元,同比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22753元,同比增长8.2%。
上半年,我镇荣获2021年度“全市率先拔出疫区乡镇”、全市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全县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党建工作优胜单位、全县宣传优秀单位、全县工业经济优秀单位、全县禁毒先进单位,辖区黄畈农家书屋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安耐捷公司获批谷城县第十四家院士工作站,汪家洲村荣获2021年度省级法治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古林寺村荣获2021年度市级法治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聚焦党的建设,稳定基层组织“根基”。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带头谋划基层党建工作,镇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8次,深入各支部调研33次,每月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例会4次,总结本月及部署下月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带头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全镇立案审查3人,党纪处分2人,开除党纪1人,给予批评教育等组织处理7人,受理信访1件,下发通报5期。压实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管理。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完成十八大以来党员发展情况排查梳理,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回头看;压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坚持“关键少数”带头,组织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活动,组织全镇党员干部开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困难儿童慰问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切实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强化舆论氛围营造。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阵地、“农家书屋”等阵地,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文体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带入万千百姓家。加强对全镇重点工作成效的宣传报道,围绕“鲟游小镇”“五个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谷城融媒体等主流媒体上刊登各类报道100余篇。
聚焦重点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底盘”。上半年迈兆二期项目、妙达服饰有限公司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安耐捷二期、神祥二期、“鲟游小镇”重点项目紧锣密鼓施工建设。安耐捷公司获批谷城县第十四家院士工作站。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注册项目4个,新入统计库项目3个,重点项目个数1个。一批如新型炉衬材料加工二期项目、超微粉湿法研磨设备二期项目、新型建材技术研究和市场应用项目等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引擎”。村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支持,发展了一批黄桃、茭白、油茶种植等长线项目。其他主导产业稳中有进。目前蛋鸡养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神祥蛋品为龙头的蛋鸡养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得到完善,形成鸡苗孵化、蛋鸡养殖、蛋品加工、饲料生产和有机肥加工等为一体的畜禽养殖产业化链条,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南川贡芋、锦绣黄桃、绿丰赤松茸、香菌、艾蒿、金丝菊、草莓等农特产品,质优物美,销遍20余个省市。茶产业面积达到2千余亩,油茶7万余株“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鲟游小镇”特种水产的养殖产品如:娃娃鱼、中华鲟、银鱼等成为“鱼小妖”等知名企业指定进货渠道,美名远扬。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美丽乡村“颜值”。乡村要振兴,首先精气神要振兴,我镇将人居环境当作乡村振兴首战来抓,主要从“镇区转形象、农村添光彩”等方面着手。抓日常评比找差距。通过每月开展拉练方式,找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以及各村整治成效的排名位置;组织村(社区)和相关镇直单位负责人前往外地观摩学习3次,对照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抓重点环节促整体提升,道路补植树苗8614株,人居环境整治434处,河道综合治理26处,门户节点打造11处,在建工地整治8处,墙体美化7处,亮化路灯618盏,亮化工程19处,整治乱搭乱建488处,整治散埋乱葬116处,厕所治理22处。抓“七个管理”促镇区升级。组织镇直各职能部各司其职,落实经营秩序管理、农贸市场管理、亮化绿化管理、广告招牌管理、乱搭乱建管理、建房秩序管理、车辆停靠管理。对镇区主次干道沿线单位、门店补齐“门前三保”标识牌600余副。同时积极开展镇区政府路、派出所至交警队路提档升级项目、弱电入地项目和水网改造项目。建考核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建立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评比奖惩及积分管理制度,通过定期开展评比,严格落实奖惩,倒逼后进村与后进群众参与,同时通过积分量化、“以奖代补”的方式,激励群众积极性。
聚焦农业农村,守牢农村资源“底线”。多措并举守牢粮食生产“底线”。全镇落实种植优质粮总面积107437亩,其中水稻39924亩,小麦48292亩,玉米17353亩,大豆1673亩,其它小杂粮165亩。坚持“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配套,引导粮食购销、加工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种植良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机耕机收,全力以赴建设优质粮产业链生产基地,一条优质粮“产业链”正蓬勃发展。想方设法守住耕地“红线”。开展政策宣传,深入田间地块督促指导各村(社区)开展抛荒整治及“非粮化”工作。慎终如始守好土地资源“界线”。严管农村宅基地及设施农用地审批,常态化开展巡查指导,截至目前,累计组织专班巡逻50余次。统筹做好动物重大疫情防控及退捕禁捕工作。组织防疫员培训2次,防猪瘟、口蹄疫19532头,牲猪蓝耳病19532头,牛口蹄疫1985头,山羊口蹄疫4530头,鸡新城疫、禽流感1795000只,防疫密度分别达到99.9%、99.9%、 99.7%、 99.9%、99.8%。持续开展禁捕退捕宣传,不定期在辖区天然水域开展禁捕禁渔,收缴非法渔网100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