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重特色打造,更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
调优产业结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沙镇溪镇柑橘产销劳务服务平台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坚持“典型引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镇村联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在科学化种植上下功夫。以精品示范园、水肥一体化、品种改良等方式促进柑橘产业提升。提升茶产业标准化种植水平,白沙片区新建改造茶园1000亩。加大核桃产业培管力度。在小水果产业上求突破。在半高山以上地区探索发展脆李、冬桃等小水果项目,提前谋划销售市场对接,促半高山地带支柱产业形成。在完善电商物流上谋作为。有效运用集镇电商服务中心等交易平台,鼓励支持创建行业发展协会,支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行“基地+合作社+电商+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支撑、品牌化宣传。在转变经营方式上做文章。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嘉橘、宜红茶、宏强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
推动文化繁荣。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爱国爱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风家训和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优良传统、特色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突出文化引领,推动树立文化自信,积极抓好非遗传承与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好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全镇范围内深入挖掘选树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模范和宜昌好人,提升先进典型的价值影响力,不断激发群众认同感,着力营造文明创建氛围。挖掘本土文化内涵,彰显文化魅力,讲好“沙镇溪好人”故事,让城镇散发屈乡文化的温度。广泛开展文化创作活动,积极培育与时代同步、本土韵味浓郁的群众性文艺表演团队,积极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阵地效应,推进村级文体广场与文体设施建设升级。
强化人才引智。大力推动“三乡工程”,立足本土筑巢引凤,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在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互联网+”、新型农业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职业经理人、农业实用人才、乡贤能人。全力以赴提供便利的营商创业环境,让人才队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注重内涵提升,更高品位推进城镇转型
加强城镇精细化管理,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开发建设“形态美、业态新、生态优”的峡江风情小镇。坚持加大投入,规划引领,以特色小镇、田园风光为依托,深化人文之旅、美食之旅、采摘之旅、生态之旅,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名镇。深入推进乡村旅游,积极开展文旅招商,加快文旅融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更高质量更高品味谋划“花开李好·醉美高潮”第二届李花节活动。结合峡江风情小镇发展规划,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文章,彰显特色风貌。围绕全域旅游发展,以嘉橘庄园、“高潮有李”农旅融合、长春生态康养中心项目为依托,大力推动特色农业、休闲旅游、特色农家乐、渔家乐、农村电商等融合发展,让魅力小镇见山见水,努力打造成“绿、净、齐、富、厚、和”的巴东后花园。
(五)注重生态逐绿,更严要求深化环保攻坚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加快补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短板。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并举,深入实施沿江公路库岸生态修复项目、滑坡及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突出抓好长江生态修复,持续推动“利剑斩污”,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开展“三清一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整治房前屋后沟涵、河道沟塘,强力推进改厕改水。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加快集镇污水管网建设,有效实现雨污分流。加大秸秆禁烧、全镇禁鞭力度,联防联控共同守护“宜昌蓝”。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推广生态养殖技术,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积极落实土壤污染管控修复计划,提高污染源头防控能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高标准实施沿河沿路绿化工程。加强环保薄弱环节监管,实施重点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制度,加大上级反馈、日常巡查突出问题跟踪督查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文明家庭、清洁家庭创建评比,以正面典型示范带动改变陋习,充分发挥“两长八员”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村落公约,引导形成室内卫生整洁、院坝美观有序、村落干净整洁、沟渠堰塘清洁通畅的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促进乡村振兴。
(六)注重民生福祉,更强保障促进共建共享
健全社会保障惠民。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医疗卫生队伍培养力度,推进镇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重大疾病疫病防控力度,做实家庭医生签约等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关注低保五保、“三留守”、高龄、病患等弱势群体,完善健康扶贫举措,让全民健康成为幸福资本。贯彻各项惠民救助政策,努力落实“幼、学、劳、病、老、住、弱”七有保障,建立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有效弥合不均衡发展的短板。进一步巩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师资教育和学科拔尖人才。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建立树坪、双院2个村的“三留守”关爱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