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身原因。石牛乡定位为农林乡镇,但产品以初级的基础农产品为主,没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没有核心技术,没有知识产权,没有研发能力,仅能享受到农业产业利益链中最薄的产业利润。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石牛乡农田基本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发展造成了影响。
(二)有利因素
石牛乡山青水秀,生态基础较好,是“湘军之父”罗泽南、中国第一个工人党员李中的故乡,人文厚重,具有一定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基础和品牌。
三、“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一)“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工业强乡、农业稳乡、劳务壮乡、项目立乡、旅游活乡”的发展战略,以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旅游养生民宿产业,打造特色乡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手段;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为主导,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主要载体,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措施,以优化发展环境为有力保障,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全乡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构建“小康石牛”、 “平安石牛”、“美丽石牛”、“幸福石牛”。
(二)“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至2025年GDP总值力争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继续完善,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初步将石牛乡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建设为产、城、景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小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1年到2025年全乡生产总值五年平均递增10%,争取在实际执行中更好更快。全乡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6%,财政实力进一步提高。
(二)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5年第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调整为4:4:3,依托生态农业,力争将服务业GDP值占全乡GDP比重提高到30%,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小学教育设施更加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农田和耕地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利用有限资源,加大生态产业建设,建设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医疗、住房、文化、卫生、交通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社会事业发展均衡。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不返贫。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增强,社会应急体系基本健全,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进步。
(六)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到2025年,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
(七)乡村文化旅游工作实现突破。进一步打造完善李子坪、两丝瀑布、滴水洞三个核心景区和九峰山景区,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大力建设集种、养、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庄和乡村农家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石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三)“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原则。
1.注重个性。石牛山青水秀,有双峰“后花园”、“天然氧吧”、“湘中竹海”之称,又有位于“长株潭”功能拓展区内的区位优势,既要注重乡村振兴的综合水平,又要注重挖掘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结合本乡打造全省、全市乡村文化旅游示范乡的总体要求,体现个性魅力,彰显石牛的风格和特色。
2.突出主体。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宣传、培训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农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促使他们自觉地投身到乡村振兴行动中来。
3.项目推动。“十四五”建设要把项目落实、项目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以项目推动乡村振兴,要整合支农政策和项目,主动做好项目衔接,积极争取上级立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