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旅游发展新业态。推进长临花港和江淮侨乡·六家畈等特色文商旅综合体建设,打造集特色餐饮、主题住宿、休闲娱乐、康养旅居为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整合村集体闲置资产、农家闲置房屋等资源,全面推进旅游民宿发展,加强环巢湖民宿集聚区建设,优化四顶山居、畈塘·拾吾舍等民宿运营环境,持续推进在建民宿项目进程。依托大四顶山文化旅游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等业态,积极引导创意设计团队、艺术家入驻,推动农村“闲置资源”转变为“创意家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重点培育旅游品牌展会、科技展会、农产品展销会等大型商业会展,推动会展与旅游协调发展。聚焦合肥市民夜间新去处,探索发展夜市旅游经济,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延长游客及居民夜间消费时长,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引导实施一批茶馆、文艺酒吧、咖啡厅等城市第三空间文化特色休闲项目。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实施旅游集散系统工程,建成以镇为中心、以主要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两级旅游集散体系。完善景区道路设施,加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优化停车场布局,提升餐饮住宿、通讯网络、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设置、统一管理,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地标指示牌等位置布局、密度。提升旅游智慧服务水平,整合相关旅游网站、公众号、“两微一抖”功能,构建“一部手机游长临”APP的旅游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查询、虚拟导游、智慧餐饮、智慧住宿、智慧交通、一键求助等一体化服务,
(三)推动科创小镇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创小镇基础设施,强化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资源转移转化,完善科创小镇启动区营商和创业环境,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服务和支持,全力支持科创小镇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科创小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启动区基础设施,推动路网、电网、水网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科创小镇一期工程,加速建设35kV变电站,加快启动土地报批和供应工作。建设智慧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对接肥东G60科创走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鼓励民间资本、专业投资公司和企业建设面向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和中介服务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利用互联网形式,建立在线创新交流、专利创意、人才对接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谋划布局一批高端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创新研发基地,鼓励拓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为中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搭建更多平台。
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合肥科教资源丰富优势,建立“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与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产业研究院、上海化工院等科研转化平台建立合作,引导科研院所在科创小镇建设成果转移中心。积极对接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联盟、安徽科技大市场,抓住合肥建设滨湖科学城契机,对接安徽创新馆“四平台一基地”,鼓励小镇企业参加科技成果评价会,持续强化服务功能,与更多科技服务机构深化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亮相市场。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借助合肥大科学中心应用技术、科研团队、科学大装置,建设技术资源库,打造共性研发平台,聚焦国际医药、光栅强激光、新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吸引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投资产业项目落户科创小镇。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竞争性科研经费管理,建立健全集聚创新要素、增加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孵化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引导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创新人才工作生活条件,落实G60互认互通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实行奖补政策;继续推进人才公寓建设,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面深化“放管服”“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皖事通”平台,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构建服务型新型政商关系。积极贯彻鼓励创新与转化的税收政策,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不断优化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四)健全镇域基础设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聚焦交通、水利等领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镇域环境品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提升交通运输条件。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继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现有农村道路拓展提质。深入实施行政村与村、组之间的连通工程,加快农村公路联通成网,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基本出行条件。新建新河公路桥,连接环湖大道与店忠路,缓解镇区交通压力。设计新建镇区南部生态景观停车场,争取纳入肥东县规划,集中整治若干个口袋小公园停车场。配合推进桥头集路快速化改造,推动长临河与店埠镇、肥东经开区、撮镇镇形成串联,完善“四镇联动”城市组团。全面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新建或完善公交路线,连接合肥市区和肥东县城,基本实现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系统治理,防洪能力基本达到10-2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任务。抬高加固新河东西岸堤防,升级加固宝塔圩、迎霞圩、黑石圩三小圩堤防,提高抵御洪灾能力。加强城市防汛排涝应急管理,完善专项预案,全面提标排水管网系统。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建立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建节水机关、节水企业、节水社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城乡供水能力建设,实施水源连通和管网联通工程,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提高供水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