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文旅融合品牌。紧抓“一区一路两镇”契机,融入环巢湖,布局长古路,连结南北中,打造“魅力山镇、诗情画境”文旅品牌,开展以“春有诗歌夏有情、秋有欢乐冬有味”为主题系列文旅游活动,筹办肥东县冬季旅游搜货计嘉年华活动。高规格举办中国•肥东“5•20”爱情隧道诗会、七夕情人节、欢乐森林研学游、中国•竹塘挂面节,形成“春有诗歌会、夏有情人节、秋有研学游、冬有挂面节”,“季季有节庆、一年皆精彩”的品牌氛围。
二是聚焦环境提升,打造颜值担当的生态美镇
打非治违持续用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坚持打非治违、保山护山不动摇,不断强化协调联动,巡查组、国土、环保、交通、社区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不断强化无人机巡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人人管”的立体监管模式,确保监管全方位、无盲区;不断强化全天候作战,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监管优势,发动广大干群,彻底堵死石料运输通道,斩断石料盗采产业链。坚持生态为先不松懈,将环境保护作为执政底线,抓好生态修复不放松,以生态系统重建为重点途径,锲而不舍地持续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坚决完成300万吨磷石膏消纳任务,做好龙泉山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置工作。全面落实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三集中一提升”“五清一改”“人居环境提升”,靓化三线三边。落实好“河长制”“林长制”,做好污水管网改造工作,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实施雨污分离。对标主城区建设。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实施道路交通防护、安全五小工程、电网杆线升级、污水管网改造、全民健身场所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工程,常态化运行农村改厕“一站两体系”,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高质量完成美丽乡村点和示范村建设任务。
美丽乡村擦亮颜值。对标美丽乡村建设任务,不断探索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通过村庄整理、经济补偿、异地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居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统筹财政保障,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点和示范村建设行动。
三是是聚焦乡村振兴,打造充满活力的发展重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基础上,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扶贫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保和救助制度,实现稳步脱贫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探索绿色种养殖新模式,打造高附加值有机农产品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高水平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贸易区、田园综合体,支持雾耕农业打造现代科技农业产业示范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整合资金和资源,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合作经营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突出文旅、研学、休闲、康养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养老、乡村民宿、特色小镇、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策”,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经济强村全覆盖。
四是聚焦民生福祉,打造充满温度的幸福小镇
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以转型发展为契机,推动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近就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确保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强化统筹调配,促进乡村教育升级发展。深入推进“健康山镇”建设,加快完善镇村两级公共卫生体系,制定镇村一体重大疾病应急防控预案,积极引进市县高端医疗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
织密社会保障体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镇村体系,做好低保、五保、孤儿、社会救助、大病救助、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优化社会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持续扫黑除恶,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乡村春晚、全民文化月、送数字电影下乡、情暖敬老院、送戏进万家、廉政文化书画展、送春联惠民工程、广场舞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夯实山镇的内涵、提升山镇的品质,满足广大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五是聚焦基层治理,打造和谐稳定的平安山镇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乡村治理“三治融合”新路径。发挥“雪亮工程”、666平安呼叫网、“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治安防控四级网络、“五老人员”作用,巩固扫黑除恶成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落实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网上信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