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聚焦“两个责任”,强化作风建设。坚守“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抓牢各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特别是第一责任人责任,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常态化、全方位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好信访和案件查处工作,着力维护群众权益,充分运用好基层版检举举报平台,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对各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效能问责,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清朗的生态环境。
4.汇聚发展力量,助力统一战线。组织引导各民主党派、非公经济人士、无党派人士发挥智力优势,聚焦“十四五”规划,深入开展调研,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扎实推进书记统战联系点工作走深走实,进一步完善乡镇主要领导与党外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建立健全统战成员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反馈机制,提高民主协商实效;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宗教活动场所,排查处置不稳定因素,积极稳妥做好宗教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大从教人员规范管理的力度。
5.巩固农业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不懈抓好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质量,同步提升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监管效能,简化宅基地和农民建房申请手续,严格审批程序,提高宅基地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条件改善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变,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农村环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防止致贫返贫监测机制,强化产业带贫机制,落实管控主体责任,继续贯彻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巩固脱贫成果,强化扶贫资产的运营监管和效益发挥,确保扶贫投入持续的发挥效益,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进一步加大“四带一自”产业支持,积极推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和消费帮扶工作,以扎实开展“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脱贫攻坚主题活动,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6.依托包公品牌,推进文旅招商。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为引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项目跟踪服务机制,落实“一把手”招商、全民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回归工程等各项招商措施,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做好招商工作,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弘扬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邵洋蛇灯,进一步宣传包公文化、打响包公故里品牌。以观光休闲业态为特色,打造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业态,加快推进包公文化园、长古旅游公路、岘山旅游度假民宿等项目建设,创建4A景区、省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多方位发展,提升包公乡村旅游品牌知晓度。把产业兴农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充分发挥各社区打造特色农业的基础优势,加快构建“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新格局,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加快途居“包公源”露营地项目推进,持续开展“包公源”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包公文旅品牌美誉度、影响力。
7.壮大村级经济,推进土地增减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加大投入等措施实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每个社区培育3-5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从2021年到2025年,力争有集体经济收益的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集体经济收益相对薄弱的社区,找到符合社区实际的发展路子,使全镇各社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普遍达到30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达到30-40万元的社区占比10%,40-50万元的社区占比50%,50万元以上的社区占比40%。结合村庄整治和美好乡村项目,在我镇的国土空间修编中对店高路和陈石路沿线的村庄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类和合理规划,对小、破、散的自然村进行拆除,合并到中心村;对较大内部空心的自然村进行整合,让出多余的村内空闲地;对离中心村较远的需要拆除的自然村,另选地址规划新建。通过上述措施,合理安排、分阶段实施我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按每年新增耕地300余亩,五年内实施增减挂项目新增耕地1500余亩。
8.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十四五期”间拟建设5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分别是赤杨社区张蛮中心村、棋盘石社区盘石中心村、竹塘社区余家中心村、胜联社区大徐中心村、新生社区油坊中心村。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全域整治转向全域提升,按照合肥市县域村庄规划布局,结合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十四五期”间在全镇改造提升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每年选取4-8个较大自然村进行整治提升,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全面提升乡村建设风貌,建设有味道的农村,体现生态、山水底色。
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模式,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选择适宜的治理方式整体推进,保持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坚持改厕工作与村庄建设同步规划,与农村生活污水同步治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基本实现农村改厕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工作目标,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