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面做好2023年的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在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长岭建设上谱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一、聚焦产业发展,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
围绕县产业发展政策,突出主导产业,抓好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坚持开发式帮扶,帮助其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持续加大就业和产业扶持力度,继续完善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牢牢兜住返贫底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二)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田并大田”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农田小并大、弯变直、坡改梯,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扩展农机作业空间,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依托中药材、蚕桑、茶叶等特色优势资源,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做大做强,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立足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三产化,如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配送农业、市民农业等,努力使长岭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投资创业的热土,走出了一条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工旅结合的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全力配合和襄高速天堂寨支线建设,打通长岭对外的旅游道路,促进长岭从交通不便之地转变为大别山旅游的重要节点。
二、聚焦项目投资,充分利用结对帮扶力量
(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充分争取省投资集团、县卫健委、环保分局、人民医院等帮扶单位的支持,立足我乡实际,围绕我乡特有的中药材和蚕桑产业,以及特有的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吸引一批企业、吸引一批人才,来乡投资发展,高质量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加工企业、民宿等。积极向县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道路、农田水利、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继续整合项目资金,尽快完成永长路路基建设,确保全长20公里的永长路拓宽工程如期完成建设。
(二)深化省投结对帮扶。科学制定2023年帮扶规划,争取集团重点在绿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红色基地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上给予支持,推动长岭乡绿色振兴发展。依托长岭乡乌凤沟战斗烈士纪念园等红色资源,争取集团投资改造提升,建设省投资集团党性教育基地。结合县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争取集团帮助协调文旅方面社会资源,提供产业资金支持,发掘长岭乡摸云山、桐桃源古树群等绿色资源,帮助长岭乡通过鼓励群众自建、公房改建等形式发展民宿产业,带动发展乡村旅游。发挥集团平台优势,进一步助力人才培养,培育一批农技人才和经营主体,培养更多的“新农人”。
三、聚焦生态宜居,着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统筹抓好污水治理、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着力建设美丽乡村。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紧紧围绕“两整一改”,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所有农村常住户全覆盖,村庄公共空间无死角。围绕党建引领,通过“党建+网格微治理”“党建+监督检查”“党建+先锋评选”“党建+宣传引导”,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党建“四联四帮”、结对帮扶、宣传和考核,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衡量各村党建成效、检验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
(二)生态环境保护再加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突出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做好松材线虫病防治,“两个替代”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常态化抓好非法采砂(矿)、滥砍滥伐、非法养殖等环境违法行为,从源头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守护好长岭的青山绿水。
四、聚焦平安法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强化依法监管,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运用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认真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为我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社会矛盾专项治理,加快构建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强扫黄打非、反邪教等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全力抓好信访维稳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确保信访工作有温度、有准度、有速度。
五、聚焦民生福祉,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拿出真情实意、真招实策、真金白银,实施好“十大暖民心行动”,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