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徽省)滁州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

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6.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国家级整市试点,扎实开展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等工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成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积极引导进城定居、具有稳定职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自愿有偿退出上述权益。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工程,推进小田改大田,鼓励农户通过互换并地、股份合作等方式,积极破解承包地细碎化问题。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水利设施产权等领域改革。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7.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落实省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三变”改革,到2020年实现乡镇全覆盖。创新和完善财政资金变股金的操作办法,通过“资金改股金、拨款改股权、无偿改有偿”等方式,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变股金。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8.落实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引导粮食产销合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落实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提高补贴效能。落实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积极推进农业“基本险+大灾险(补充险)+商业险”三级保险试点,逐步扩大特色农产品政策保险范围,积极探索农业设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和农机保险,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加大补贴力度,切实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二)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29.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落实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责任制,引导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0.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县域专业人才统筹使用制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全面推进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乡村医生“县管乡用”机制。实施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等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人才。实施乡村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百千万工程,培育一批乡村企业家队伍。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1.激发科技人才创造活力。全面建立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逐步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职称评聘和专业技术人才申报高级职称“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制度,对长期在乡村一线工作且作出重要贡献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2.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培养造就新农民。鼓励公职人员、企业家、医生、教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积极作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3.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实施乡村人才精准技能培训计划。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动,积极开发基层特定岗位,对人员空缺岗位可按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模式进行补充。制定专业人才、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服务乡村实施办法,将城市优秀人才输出到农村。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三)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6sO乡村百科--为乡村振兴助力

  34.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制度,财政支出更多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完成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协调。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市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立市县两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逐年扩大规模,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用补贴等多种有效形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2018年底前,实现“劝耕贷”农业县全覆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乡村百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xczx/3146.html

收藏此文 赞一个 打赏本站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支付宝扫描打赏
    微信打赏
    微信扫描打赏
二维码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