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在中山市三角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三角镇人民政府镇长 李宗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社会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等各项工作,“金三角、绿三角、福三角”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开创经济建设新局面
有效应对全市总体增长趋于平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贸出口不确定因素增多等不利影响,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运行呈现蹄疾步稳、进中趋优的良好势头。
势头更稳,数字更实。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比增9.6%,排名全市第1;规上工业增加值38.27亿元,比增5.3%,排名全市第6;固定资产投资50.4亿元,比增5.9%,其中工业投资33.7亿元,排名全市第2,比增18.9%,排名全市第5;国地税收总额19.5亿元,比增10.5%。尤其重要的是,按照坚决不要注水的GDP和坚决不要“虚脱”的GDP的工作原则,我镇真正做实经济数据,规上工业与财税、用电等数据高度匹配,准确客观反映了全镇经济的运行态势。
结构更优,效益更好。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8.56亿元,比增12.6%,排名全市第1,三次产业比调整为5.9:45.4:48.7,第三产业占比相对2016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社消零总额23.27亿元,比增12.2%,排名全市第1。装备制造业投资7.1亿元,排名全市第3,比增36.4%,排名全市第4。在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我镇实现工业技改投资19亿元,排名全市第2,比增16.9%,排名全市第2,同时高于固投增速11个百分点,显现出全镇工业发展正加速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变。
项目更多,业态更新。深入细致做通群众工作,按时完成市级产业平台共3400多亩的征地任务。以精益求精、优中选优为原则,以不降身价、不放空炮为前提,以做足功课、用心服务为基础,主动开展上门招商、以商引商,除市里为主引入的德国VDE、法国BV等检验检测项目已签约落地外,以镇为主引入了联东U谷、顺丰科技、康众生物科技、盛年科技、泽升新能源汽车等一批优质项目。市级产业平台目前已签约项目30多个,投资总额超300亿元,另有高端精密电子、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技术服务等行业领域的30多个项目正抓紧洽谈。
前景更好,后劲更足。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660万美元,增长11倍多,排名全市第1。全镇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近9%,总数近7500户。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14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1件,比增51%。粤电项目1号、2号发电机组投产运行,全镇工业用电总量11.7亿千瓦时,增长5.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近2个百分点。迪茵湖小镇已成为全市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基地和靓丽名片,德国总统的到访更让三角成了“网红镇”。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创民生事业新局面
始终把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面提升人居品质。践行“产为基、城为韵、人为本、文为脉、特为魂”建设理念,努力打造人才高地、人文美地和人居福地。全力推动1000亩教育用地控规调整,千方百计破解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落地建设难题,支持保障中德职能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平稳运行。东北组团儿童公园、鲤鱼山生态修复公园和金鲤湾湿地公园先后建成开放,田家舍生态农场春节期间吸引游客7万多人。完成福星路和岐三公路升级改造,直达广州南沙的公交线路开通运行。重点整治水浸黑点,富康路、新洋三队等排水工程完工。大力实施三年绿化美化提升计划,继续在镇内主要道路、企业厂区、居民房前屋后“高种凤凰树,低植三角梅”,大力弘扬“热爱阳光、热情奔放,意志顽强、坚韧不拔,广接地气、深入万家,播洒清气、不喜浮夸,谨守防线、不甘侵蚀”的价值导向,三角梅已成为三角镇鲜明的城镇符号。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结合打造“节能环保示范镇”及深入推进“十个一”综合整治行动的任务目标,全力推动高平工业区打造全市节能环保示范区。镇政府制定印发《三角镇节能环保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一览表》,分解形成截污、集处、洁涌、验“证”、量水、严入、监税、减灾、披露、汰劣、树优、提标、强技、禁养、迁居、绿园、慰民、正名、建制、破伞共20条工作措施,每条措施都详细列明针对问题、主要做法、主要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间,各项工作现已全面铺开、加快推进。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共设立镇村两级河长72名,镇级河长每月巡河3次以上,村级河长每月巡河4次以上,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与责任体系基本建立。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体系,重点推进岗北涌、天生围涌、东风尾涌等疏河清淤工程。镇财政安排370万元专项用于内河涌清洁,减轻各村负担,调动各村积极性,全员护河、全域巡河、全面治河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全镇违法建设治理完成5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拆除禽畜养殖场约9万平方米,生猪存栏量减少9万多头,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