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激发企业、科研机构、市场转化科技成果三方面潜力,充分发挥“双创”、“互联网+”等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完善协同创新平台。深化与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启动济源科技创新港建设,引导集聚(开发)区规划建设科技园区、孵化园区、研发基地。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新建各类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平台6家以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以上,新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3%以上。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完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探索设立小微企业投资引导、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支持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和青少年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环境。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济源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全市人民营造一个宜居的环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将坚持发展、保护两手抓,治、防、建、管一体做,努力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画等号。
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为重点实施有效治理。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重点实施沁北电厂超低排放整治、金马焦化脱硫脱硝治理,综合整治城市扬尘、机动车污染,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遏制雾霾天气。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开展城市河流清洁行动,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入网”,启动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项目,全年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5000吨、垃圾日处理能力10吨,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蟒河、济河、沁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省定目标。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扩大重金属污染农田修复试点范围,推进重度污染耕地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
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系统建设为重点狠抓源头预防。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工业余热暖民工程和节能节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扎实推进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强化黄河、蟒河、沁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利用,开展河流源头区、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严重区等生态脆弱区保护修复;加强重点煤矿塌陷区治理,提升环境承载力。
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评价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及交易市场。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引入第三方治理,对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在线监测,严惩环境污染行为。做好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六)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让济源文化更具影响力。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新乡贤文化,促进城乡文明协调发展。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建成高标准示范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个,继续实行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222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6312场。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推动《王屋山的女人》冲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排演豫剧《愚公移山》。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评选50个民间文化能人、20个优秀文艺团体、10个特色文化村、10个民间民俗节目、10个群众文化场所。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
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发挥资源优势,创新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互联网等跨界融合,加快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谋划推动济水文化产业园、道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教育培训、娱乐演艺、悟道养生、工艺美术等产业。办好重大特色文化活动,扩大文化对外交流合作。
(七)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市委提出力争2017年年底在全省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既是向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保证书”,更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书”,今年要完成5个村整村推进工作,实现3000人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我们绝不让一个贫困村庄落伍、绝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突出精准扶贫脱贫。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工作,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在此基础上对扶贫政策举措进行科学分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挂图作业、按图销号,真正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抓住关键扶贫脱贫。按照“五个一批”要求,以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增加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活干、能挣钱、早脱贫。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园区、专业园区,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门路。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产业园区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完善政策扶贫脱贫。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铺开,我们将在承接落实政策的同时,拿出针对性的配套办法,细化政策项目到乡镇、到村组。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有效整合各级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捆绑统筹使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郑重承诺,今年压缩的“三公经费”和公车拍卖资金主要用于脱贫攻坚。
(八)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我们将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力措施、做出最大努力,办好群众急切期盼的事情,让广大群众更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促进就业扩大和城乡居民增收。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失业人员就业技能培训、“雨露”计划、残疾人就业培训等工程,完成各类技能培训2万人次、创业培训2000人以上;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困难人员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大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学生初创企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4050”人员初次创业一次性开业补贴5000元;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着力增加城镇中低收入劳动者收入;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工资,落实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和乡镇工作补贴。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
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动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法定人员全覆盖,新增参保2万人以上,征缴社会保险13亿元以上,新增发行使用社会保障卡5万张。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深入开展新农合、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调整完善35种重大疾病保障政策,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年人均补助标准再提高40元。继续提高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保障水平。加快推进市老年公寓、农村幸福院建设,完成7所农村敬老院消防安全达标改造;做好高龄老人补贴发放工作,农村五保对象年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人均4560元和3000元。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鼓励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00户。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幼儿教育办学模式,实施沁园中心幼儿园、玉泉第四幼儿园、承留中心幼儿园、反头岭幼儿园4个改扩建项目,缓解城乡幼儿“入学难”问题。围绕“全面改薄、城镇扩容”,重点推进东湖小学、天坛实验小学建设,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缓解主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扎实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叫响济源职教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沁园、玉泉、五龙口等8个健身康乐苑项目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完成妇女儿童医院、精神病院建设,启动人民医院扩建,加强村(社区)卫生室建设,争创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加强农村公交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积极防范、分类处置非法集资,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日常检查和监督抽检责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努力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牢固树立抓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的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安全生产准入关,深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力推进隐患排查和打非治违常态化,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着眼“双安”,推进“双治”,强化“双基”,努力防范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健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强化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更加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着重解决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加强社区建设,推行政府购买社区社会服务试点。加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信用环境。
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支持驻济部队、武警部队建设,打造“济源兵”品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依法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支持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史志、档案、侨务、外事、对台、河务等工作。
四、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梳理、依法公开、动态调整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全面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扩大“三证合一”改革成果,打造全省电子营业执照发放试点。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建立镇级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赋予集聚(开发)区、经济发达镇更多管理权限。探索推进“两随机、一公开”检查,加快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强化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在食品药品、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城乡建设等领域推行综合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启动“七五”普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让行政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和阳光下运行。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懒政怠政为官不为治理问责,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健全岗位履职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督促引导各级公务人员履职尽责、勤政有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全面覆盖的督查机制,加大通报曝光和问责追责力度,坚决遏制“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现象,努力打通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及“最先最后一公里”。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加快提升运用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