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进脱贫攻坚。 高马实现了整村脱贫。一是坚持动态调整。2019年通过动态调整,系统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951户2586人,预计脱贫201户544人,实际脱贫201户544人。二是抓实问题整改。中央巡视反馈的4类14项56个问题、省考5类20个问题、国考7类212项35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方面,目前黄玉泉饮水工程已完工,岔河集饮水项目正在实施,主管铺设基本完工,年底可以保证通水。住房保障方面,完成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33户。教育保障方面,29名学生享受2019年春季雨露计划补助政策;贫困学生受资助183人。医疗保障方面,2019年以来,全镇住院贫困人口278人次,总费用412190.2元,总报销380652.88,报销平均比例在92.23%;门诊就医贫困人口2296人次,总费79023.75元,总报销63654.42元,报销平均比例在80.05%。四是贫困户后续扶持。加大就业培训力度,11个贫困户参加了长期护理培训,并取得证书;二是通过小额信贷助力贫困户发展。累计发放小额信贷840.5万元,助力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五是强化驻村帮扶。全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各驻村工作单位帮扶责任人、村“两委”干部,切实履职尽责,扎实开展帮扶工作。
强化平安三阳建设。一方面,做实平安法治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稳步实施“大党委+大综治”,扎实开展“五大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多措并举提升“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认真抓好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不断完善防控体系建设,狠抓平安创建的巩固提升工作,切实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做好阳光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强化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及特殊人群的管理,强化重点对象稳控措施,在“迎大庆、保军运”关键节点和重要敏感期实行一日两点名的日报制,做到能解决的问题迅速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和稳定工作,即包解决包稳定包处理。另一方面,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年共开展14次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共排查治理各类隐患217条。
有效改善镇村面貌。投资297万元进行集镇道路拓宽及铺装16800平方米;投资53万元安装太阳能双向路灯112盏;投资48万元栽植大规格桂花树510棵;投资55万元新建集镇公厕二座,改建一座;投资330万元建设三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体育广场;投资109万元建成太阳寺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2.322公里的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建设,126.9公里农村公路得到养护,S327省道改扩建完成线路界沟开挖、征地面积调查、征占林木清理、拆迁房屋测量、占用基础设施测算等工作。
四、法治政府建设
强化廉洁行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执行《准则》《条例》,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实做好第二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进一步规范“三公”经费管理,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财力更多向民生保障领域倾斜。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019年,开展谈心谈话23人,诫勉谈话8人,立案11件,完成信访件15件。
推进高效行政。以推进履职提效量化考评试点工作为契机,突出干部实绩管理,鼓励干部“身”入基层一线、情系基层一线、扎在基层一线。强化“岗位即责任、交办即责任、首问即责任”的责任意识,强化“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一办到底”的务实作风。实行工作项目化管理,明确目标任务,锁定时间节点,加强过程督办,强化结果运用,对“懒政、怠政、不作为、中梗阻”等问题坚决问责。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打造办事程序简洁、行政运转高速的效率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接受镇人大及其主席团的监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规范政府行政,推进“一张网”建设,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2019年,虽然我们迎难而上迎接了各种挑战,凝心聚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破浪而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工业企业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发展力弱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不快;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依然有待加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安全生产的压力依然存在;政府建设有待深化,等等。
2020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践行初心使命,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细化工作举措,推动三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抓实扶贫脱贫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贫困户后续帮扶。一方面,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制定奖补方案,增强贫困户发展动力,根据贫困户发展意愿,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意愿调查,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稳定增收。二是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对全镇贫困户在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用电等享受政策情况开展大排查,并建立调查台账,针对摸底问题情况,组织行业部门进行补短补缺,同时摸底贫困户反馈生产生活需求情况,并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平台及时发布和对接。 三是对档案资料进行跟踪督办。全面清理贫困户档案资料,进一步规范完善贫困户基础信息,按年度分类、分类排序、装订成册、装盒、电子版存档等有序化的过程,真实反映贫困户实际状况,确保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相一致,开展村级交叉抽查,对工作完成不到位的村进行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加强氛围营造,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能人带动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