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行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进入6月份以来,在我们加快疫后重振和迎接脱贫攻坚普查的关键时刻,我镇又连续遭遇洪涝灾害,农作物普遍成灾,大批民房倒损,强降雨导致境内的龙潭河水库、夺石岩水库、野鸭滩水库等多座水库水位告急,境内中小河流流量暴增,境内国道318、县道饶西线、杨红线及通村通组公路塌方严重,供电通讯线路多处受损,基础设施造成极大损失和潜在威胁,此次灾情范围广、形势严峻。灾情发生后,我们立即将防汛抢险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全面部署,科学调度,全镇干部迅速进入汛期战时状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积极组织青壮年投入到防汛救灾之中,全镇共计出动义务工18000余人次,转移安置群众1400余人。在抢险救灾的同时,全镇各村不等不靠,积极开展灾后重建,镇域受损的交通、水利、房屋等重点区域恢复同步推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181处1.5公里的公路抢修,10座大小桥梁加固,1.2公里饮水管网恢复供水,36处7631米河堤完成抢险,抢管抢种农作物5542亩。面临艰巨的防洪抢险任务,我们秉承抗疫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镇上下众志成城,风雨同舟,稳步推进灾后恢复工作,凝聚起了迎难而上、不胜不休的磅礴力量。
各位代表!
回顾一年多来的工作,我们在“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的双重背景下,在“脱贫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全镇人民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杨柳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疫后经济重振恢复的压力较大。二是产业质效不高,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总体融合不够;三是发展动能不足,项目落地慢,发展后劲乏力。四是城乡规划建设水平、社会治理能力、公共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五是少数干部担当精神不强,发展环境亟待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部署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开启“十四五”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往开来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杨柳的答卷之年,也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围绕全县“五城同创”战略,紧扣“六大创建”发展定位和杨柳“五镇建设”发展目标,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持之以恒推进“四大行动”,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城建攻坚、项目落地、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坚持以人民安全健康为主旨,补好公共卫生领域短板,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杨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镇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4%左右,全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其他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圆梦小康杨柳,打造富美乡村。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色,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1、巩固脱贫成果。坚持“一摘四不摘”,抢时争效、克难攻坚,尽锐出战、决战决胜。把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各级各类问题和“两不愁三保障”自查发现的问题统筹结合、一体推进,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研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围绕稳定增收这个核心,大力推进消费扶贫,落实产业奖补政策,精准开发公益性岗位,建好扶贫车间,畅通务工就业渠道,强化易迁后扶。完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帮扶力度,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兜底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员加强摸底排查、做好帮扶,坚决遏制和防范返贫发生。同步提升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教育引导、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充分激发脱贫动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和消极腐败行为。建立完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扶贫体制机制。
2、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依托产业振兴方略,构建高效合理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茶叶、药材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大、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基地,继续实施产业基地奖扶政策。加大对地提茶叶、团黄贡茶、邓村茶业、三座山等本土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大力对外推介本土特色品牌;开展药材、茶叶、人才等综合培训,不断拓宽销路,提升效益。鼓励本土企业引进新工艺,在生产、加工技术上再升级,逐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童玩谷、见龙山庄、大别山油画茶谷田园综合体、锣响坳康养小镇、三座山等重点项目建设,将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农旅融合。二是强化人才振兴支撑,促进人才队伍繁荣发展。大力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着力培育创富、创业、创新“三创”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以人才的全面振兴,带动城市资本、科技等要素流向农村。三是推进文化振兴繁荣,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全和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内涵丰富的乡村文化服务平台、活动室以及文化工作团体,传播优秀的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充分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文化振兴来实现文化繁荣。四是着力推进生态振兴,坚守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底线。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布局,严格落实生态和土地保护红线、环境治理底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和河库长制;推动城建城管执法向乡村延伸,全面加强农村规划管控、土地管理,持续开展绿满杨柳、水土流失治理、黄沙开采综合整治行动。五是增强组织振兴力度,改革和创新基层管理体制。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评体系,对乡村基层组织进行全方位监督,杜绝权力滥用。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广泛开展村民普法教育,引导农民遵法守法用法。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畅通村民诉求表达通道,营造邻里互帮、村民互助、和谐发展的组织氛围,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良性运转。六是办好乡村振兴示范点。着力加大对河南畈、烂柴河、东庄畈、桥头边等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投入力度,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借助“大别山茶叶谷”、“红叶谷”及“东河百里秀”沿线村的天然优势,大力培植和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特色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示范区,深入挖掘绿色健康优势农产品,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破解农村生活垃圾难题。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村。